第六十四章 西雅图客人(2 / 2)

微软早期的成功原因之一在与ibm签订合同,为ibm提供microsoftdos操作系梳.并通过此种途径,让ms-dos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为其他pc制造者都希望与ibm兼容。但是却让用户摆脱不了烦琐枯燥的dos命令,个人计算机迫切需要变的极其简单易用才行。

“李,您的看法跟我地一致。”盖茨被李思明地说辞打动了,“我这次来就是希望获得您的那份资料的下半部份。要知道,我们是最棒地,当然我会付给您的公司一笔可观的报酬。”

“没问题!”李思明笑了。“不过您太小看我们香港微星公司了。”

盖茨有些心慌,曾智给他看的那份资料,还不如说是一个软件设计思路,为他描绘了一个天大的馅饼,让他想抓却抓不着。

“您有什么条件?”盖茨忍不住问道。

“我们公司希望在微软董事会有一个席位!”李思明淡漠地说,不过他的内心可不像他表面上那样镇定,他并没有什么把握让对方俯首听命。假以时日,对方可不会搭理自己。唯一他可以确定的东西,就是见识和创意,这是对方怎么也不会跟上自己地方面。

盖茨很犹豫。李思明是空手套白狼,他没有理由轻易地答应李思明。李思明决定加把火。

“贵公司去年销售收入有五千万吗?今天嘛,一定会好点,我就贵公司有一亿美元的收入,那又如何?而我的创意却能很快地让贵公司少走弯路!”李思明想了想,补充道,“我还可以另加两千万现金,以获得百分之二十的股权。您看如何?”

李思明地开价无疑是很诱人的,特别是在1983年早期的时候,要知道1984年微软的销售收入才达到1亿美元。盖茨对李思明的开价颇为心动,但是李思明的行为却让他觉得自己公司的价值更高,更有待价而沽的资本,这是李思明地失策。不过,这就像买股票,只是价格低的时候买入。如果李思明有一个亿,他也不会皱眉的花出去,这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

“这个您看一看。也许会有一点用处!”对方的犹豫让李思明的耐心达到了临界点,他从面前文件夹中取出那份资料的下半部分。

这实际上就是windows1.0,在这里鼠标作用得到特别的重视,用户可以通过点击鼠标完成大部分的操作。windows1.0自带了一些简单地应用程序,包括日历,记事本,计算器等等,不过这在当时已经相当吸引人了。windows1.0的另外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允许用户同时执行多个程序,并在各个程序之间进行切换,这对于dos来说是不可想象地。

李思明不精通软件设计,但是并不能影响他的一些认识,也不妨碍他写出一些简单的程序。这份费料就像是一座大厦的设计蓝图,已经规定好了大厦的基本架构,只等着那些工人去添砖加瓦。

“真棒!”盖茨立刻如获至宝地翻看了一番,这正是他需要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甚至比他想象地要完善地多,他不禁感叹道。

“忘了告诉你,这些东西已经受美国法律保护,包括‘视窗’这个名称!”李思明看着对才羡慕的表情,提醒道。历史上,对方设计工作花费了55个开发人员整整一年的时间,直到1985年11月20日才正式发布。

李思明并没有立刻得到他想获得的东西。对方需要时间去考虑,李思明希望对方做人要厚道些,不要剽窃他的“知识”。

“不知道,到底是谁剽窃谁?”李思明将对方送出了公司,一点都没有偷窃的觉悟。

………………

见客人走了,曾智闪身进了李思明的办公室。

“客人走了?”曾智懒洋洋地坐在沙发椅上问道。

“你不是看见了吗?”李思明反问道。

“你真打算白送人家两千万?”曾智有些不理解,“你还真是大方啊,我不知道该夸你眼光好有魄力,还是该讽刺你打肿脸充胖子!”

“咱如个也是阔人了,偶尔充充阔人也无妨。”李思明笑道,“咱用钱砸过去,对方要是接受那就再好不过了。我担心的是对方不为所动.那咱们就亏大了!”

“为什么?”曾智吃惊地问道,“要不,咱们也开一家计算机软件公司?”

“可是我对这一行不是特别懂。”李思明实事求是地叹道。

“敢情你摆出这么正式的姿态,原来也是给人下个套,等着别人往里钻?”曾智恍然大悟。

“这不过是周瑜打黄盖罢了。”李思明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