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4 关闭乾坤台(1 / 2)

宋仙 黄石 6477 字 2019-09-24

 峰顶绿林里李宏趺坐在地,正自运转《六灵咸仪诀》第三篇功法。

上丹田紫府里,淡金色液化识力正快旋转。手里握的极品仙石急遽缩小。浓厚的五彩灵气源源不断通过掌心劳宫穴进入手厥阴心包经,循经而上进入上丹田后再次经由任脉而下流转全身奇经八脉。

一次大周天后,五彩灵气立转识力,进而压缩成了液态。

现在李宏用的办法可谓投机取巧。有了乾坤夔里巨量的极品仙石进步神。紫府里这团液态识力愈涨大,中心漩涡里小小的假丹那种光亮的淡金色渐渐越来越深。

李宏自己心里却很明白,大约是因为要同时结十个金丹、或者说是因为这种大金丹实在太过怪异,能量需要极其巨量,现在其实距离真正结金丹之期为时尚早。直到现在,一点没有引动心魔关的迹象。

修为已是炼心后期,表面却停顿在慎功中期,心魔关又迟迟不现,连他自己都为此纳闷不已。似乎现在该算瓶颈阶段了。

这块极品仙石不大,很快吸收完毕,李宏站起身,活动活动腿脚。

天已经蒙蒙亮,他走到楼后拿起扁担水桶预备挑水洗漱。

小飞无声的从门廊后溜了出来,双眼绿幽幽的,盯着他看了会,又懒洋洋的走回正厅。

厅里,大小银球正蜷缩成一团睡的很香,嘴边大丛金黄色的返魂枫树枝一直堆到屋顶,它们俩的身体几乎是埋在里面的。

这是前天割的,直到现在三只小家伙还未啃完哩。现在它们绝对食料充足。

小飞跳到大银球背上找准平时常睡的位置,伸个懒腰,闭上眼睛又开始打呼噜——它认定李宏不需要它陪伴。

贼精!李宏笑骂,朝二楼看了眼。楚雄还在修炼,红光在窗口灼灼闪耀,映得整座二楼就像失火了似的。

他轻手轻脚担起水桶绕过绿楼,走向前山瀑布。

山道转了个弯,巨大的水声立刻轰隆隆的听见了。李宏走到青石小桥边,将水桶伸进瀑布里,很快装满。他担着水桶往回走,脚步轻捷,两只水桶几乎是纹丝不动的。刚走过桥面却停了下来,侧耳倾听。

山腰那里有异乎寻常的动静。好些人快走动,似乎有什么事。

这时分……李宏目光一闪,立刻放下水桶朝山腰飞去。白色身影就像一只张开翅膀的大鸟,滑过林梢飘然而下。

天色尚早,山腰三层阁前,几艘无翼船胡乱停在空地上,似乎降落得很匆忙。十来道身影正聚在三层阁前团团转。见李宏飞下,这些人一齐看着他,有人在说:“好了,楚宏师兄来了,他面子大,跟他说说,让他上九离峰找座师伯回来做主。”

“出了什么事?”李宏很讶异。这十几人他都认识,是灵矶子师叔座下弟子。这个月轮到他们当值,厨房以及采买都是他们。

有人上来拱手道:“我们十六位师兄弟一起出去采买,只因现下到处打仗实在买不到什么。我们便去了江南。可是楚林师兄却无故失踪,找了好久找不到,只好先进来。座师伯不在,还请楚宏师兄你帮个忙。”他看向李宏,晨曦中,风尘仆仆的脸上明显带着焦急之色。

有人失踪?李宏沉吟了,这事很有名堂。他点点头:“我这就上九离峰走一次。”

“我去吧,”有人匆匆飞过来,李宏一看,是大师兄楚明。他也是被惊动而来。两人简短说了几句,楚明立刻御剑而起朝九离峰去了。

那弟子摸不着头脑,继续纳闷的自言自语:“楚林师兄一向谨慎,怎么会丢了呢?真是奇怪。”

李宏心里一沉,详细问明事情经过。

自从战乱越演愈烈,以往能在京兆府或者太原府就能采办到的物品粮食如今统统买不到了,他们十几人负责九朱峰这月的采买任务,于是便去了江南。这几年打仗后都是如此,跑过江南好几次,也算熟门熟路。他们很快采办完需要物品,在当地只停了一个晚上就返回山门。

他们进来山门走的不是乾坤台青油观出口,而是另外的江南外门执事道观出口。那个道观如今规模缩小许多,也有专门的长老和外门执事弟子看守,可是就在进来之前,楚林似乎现了什么,掉头又走出道观。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

他们十来人左等右等,还周边详细搜了一回,什么也没现,愈觉得蹊跷,不敢多停,直接告知长老便启动传送回来。

李宏沉吟了。乾坤台有几道固定传送口通向外界,吕梁青油观是一处。西域是一处,但已经毁于上次大战。现在又知道了江南出口。到底乾坤台有几个传送口?

这个乾坤台,妙用实在非同一般。

姑且不管这个,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西域出口已经暴露并且毁了,那么江南出口呢?这么一想冷汗立时淌下,不会是魔宗妖人又现了江南出口吧?

他赶紧问道:“采办的时候有没有现人跟踪?”

弟子们面面相觑,有人开始害怕了。

半晌有人嗫嚅道:“似乎没有,但谁说的清?不会被魔宗妖人现我们了吧?”

“那你们记得小心隐藏行迹了么?”李宏问道。

“当然啊!自从仙宗魔宗再次开战,大伙都极小心,出门装成普通百姓,每次都换装束。楚宏师兄你看,我们衣服还没换哩。”说话那人拉拉自己衣襟道。

熹微晨光中,李宏看得很清楚。他穿的果然不是九离门弟子统一着装白丝长袍,而是大**常百姓穿的葛麻衫,头上裹着黑绸幞头,脚下踏着牛耳麻鞋,再看别的弟子穿的都差不多。这种装扮一般都是有些银钱的商旅装扮,不算出挑也不寒酸,可谓中庸,应该不会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