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盛宣怀的橄榄枝(2 / 2)

二十四混成协经过半年的展扩充到了13ooo人,王永安与德国人合作购买军火,但这份合作却非常不愉快,德国人一方面受到清廷的警告不能大规模贩卖武器给地方军阀,一方面深知王永安需要他们的帮助,并且希望能够继续以最高价贩售武器。

王永安想到了奥匈帝国的曼利夏步枪,曼利夏步枪全称为1895斯太尔-曼利夏步枪,它的主要特点是总体结构简洁,质量轻,作用可靠,使用方便,能射多种枪弹,所以这一步枪系列的总体性能是一流的。

曼利夏步枪的的枪机、机匣等重要零部件都是采用特种钢制成,各零件的体积都比较小,质量比较轻。配用的弹药主要是奥地利的18958x5o步枪弹,一般都能使用3o8x56步枪弹、德国的792制式步枪弹和其他相同口径的步枪弹。但是,由于枪上主要零件(如弹膛等)的强度是根据当时奥地利95步枪弹设计的,因此射其他枪弹时,要求弹的最大膛压不能过95步枪弹的最大膛压。

然而曼利夏步枪的最问题也随之到来,一个字,贵!

是的,曼利夏步枪需要特种钢制成,奥匈帝国指示意义能够大规模装备曼利夏步枪,主要还是因为有斯太尔股份有限公司这个奥地利军工巨头做支持。从1867年开始,斯太尔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斯太尔-曼利夏轻武器制造公司便开始为奥地利王国服务,后奥匈帝国成立,斯太尔-曼利夏轻武器制造公司成为了奥匈帝国唯一被选中的武器供应商。

而斯太尔特种钢不单单为本国采购,甚至远销德国法国等地,曼利夏步枪也被瑞士、意大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希腊等国采购列装。清政府最初采购了大量曼利夏步枪,因为清廷认为一分钱一分货,曼利夏步枪之所以贵,必然有贵的理由。可以说当时的清廷在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人的管理下,保持着冷静的态度,因此采购了两万多只曼利夏步枪,列装给了北洋新军的前身武卫军。然而武卫军在庚子国变事被八国联军打败,随着李鸿章等人相继去世,清廷被德国人给一通忽悠,说武卫军战败的很大原因是曼利夏步枪不如毛瑟步枪,这才最终导致曼利夏步枪被淘汰,德国武器成为清政府乃至民国政府的制式武器。

贵啊!

王永安愁坏了,但幸好有人牵线搭桥,说愿意帮助王永安从汉阳兵工厂中采购一批汉阳造步枪,价格便宜到令人指,这个人便是清末最大的官商,大清帝国邮传大臣盛宣怀。而盛宣怀之所以愿意帮助王永安,一来因为王永安的身份是袁世凯的女婿;二来盛宣怀是江K省常州人,对于王永安这个江K小老乡非常看重,并且认为王永安将来可能会成为苏省人中佼佼者;三来王永安的中华实业银行如火如荼,名震江南江北,连日本人都不得不刮目相看,这让一向哈日的盛宣怀钦佩不已;四来就是他现在作为大清帝国邮传部大臣,急需要有人鼎力支持。

盛宣怀支持王永安,但他更需要王永安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