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誓师(2 / 2)

大明1629 崛起的石头 0 字 2022-11-23

还别说,听了温体仁的话后,不仅是各位在场的内阁重臣连连点头,就连内阁辅周延儒都觉得此法可行。

按他们的理解,萧亦这种自底层爬起来的粗俗武夫,虽然练兵打仗是个好手,但是一般对这些什么三公三师的都是两眼一抹黑,他们甚至可以用此去糊弄萧亦,让萧亦感激涕零,为大明鞠躬尽瘁后,再设法将之剿灭,可谓是一举多得。

王承恩还是有些犹豫,说道:“这这法子不错是不错,但那萧亦这些年来屡屡升迁,如今再赠太子三孤,怕是天下人不服啊。”

闻言,骆养性道:“我的王公公,您就别什么天下人不服的,现在主要议的不正是如何解决那萧亦吗,这法子我看行。”

王承恩看了一眼骆养性,随后看了一眼闭目沉思的周延儒,问道:“阁老,您看?”

众人的目光都聚齐到周延儒的身上,周延儒虽然对这种方法十分赞成,但做为内阁辅他还不能急切的答应了,即便是心中认同,也要做出思虑再三的样子后,才能言。

沉吟半晌,周延儒看向王承恩,缓缓道:“此法可行,想那萧亦听后定会欣然率军南下。”

“嗯。”

点了点头,王承恩道:“那大伙就先散了吧,咱家还要把这议出来的结果跟圣上说说,让圣上定夺。”

崇祯一方面对这种方法赞同,一方面却又是心有不甘,只能将气撒到宫女太监身上。

据当日宫中的太监说,崇祯皇帝那一日特别容易大雷霆,处事只要是稍有不慎便是一顿臭骂,搞的宫中的宫女太监人心惶惶。

不过无论是如何的不情愿,崇祯皇帝最后的决断也还是如此。

第二日,一个太监与几名京师缇骑手持圣旨从京师出,脸上带着极度的不情愿,直往大石口而去。

大约在六日后,也就是崇祯五年的十二月十八日,传圣旨的太监与京师缇骑终于拖拖拉拉的来到了大石谷关前。

远远的他们只是见到,关城上除了大明的旗帜外,也飘扬着一杆‘萧’字大旗,两杆旗下则是挺立着的军士。

萧亦似是计算好了日子,在前一日就已经吩咐永安军九营战兵整理衣甲辎重,等十七日午时京师缇骑到达大石谷关时,永安军已经在关外密密麻麻的集结成一片,就等萧亦一声令下了。

站在城上,这位京师御马监的公公与那几个京师缇骑吓得战战兢兢。

“难道难道这萧亦早就料到自己今日会到?”

看着城下严整列队的永安军甲士,铁甲钢枪与重挑刀反射的阳光直照的这位御马监的公公睁不开眼睛。

带着些许庆幸,这位公公哆哆嗦嗦的展开圣旨,念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崇祯五年十二月十七日,大同镇守总兵官萧亦升授山西省总兵官、山西行都司都指挥使,加授太子太保,掌山西省内军士、巡卫、粮械、典查诸事。

“臣萧亦接旨!”

随着萧亦接过圣旨,关城下永安军齐喝声霎然响起,这洪亮的吼声直入云霄,直让京师来的几人身子筛糠般的抖动。

“万胜!”“万胜!!”

随着萧亦的一声令下,永安军九营战兵自大石谷关疾驰而下,轰隆隆的步子声再一次踏入山西地界,飘扬的永安军军旗进入山西省境内,直奔太原府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