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轻轻一笑,“好吧,我现在就去相国府。”
董卓听完李儒的禀报,大为惊喜。
“这个李仲渊,搞什么名堂,这么好的事,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董卓捋须大笑道,“快,通知上林苑的上林三官,立即给我铸钱,日夜不停。”
“日夜铸钱,辨铜府的材料就不够了。”李儒说道,“大人可以急书牛辅和贾诩两位大人,命令他们立即从河东运送铜铁进京。”
董卓高兴地说道:“好,你立即替我写封手令给他们。”
董卓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在屋内来回走动,不时发出几声兴奋的笑声。发财了。
“长笙,我看洛阳城里,还有皇宫里,什么铜人,铜兽非常多,放着淋雨怪可惜的,干脆把它们搬到辨铜府,熔掉铸钱算了,你看呢?”
“大人,此计甚妙,甚妙。”
“还有……”董卓突然想到什么,指着李儒说道,“明天送圣旨给仲渊的时候,你告诉他,那两亿赈灾的钱不给了,让他自己铸去。”
李儒笑道:“好,好,下官一定带到。不过,这铸钱不能没有节制,如果铸的太多,导致物价飞涨,那反而就是坏事了。大人你看铸多少钱比较合适?”
董卓毫不犹豫地说道:“一百亿,先铸一百亿钱。”
李儒目瞪口呆。
“大人,一百亿钱是不可能的,那京畿和北疆就要彻底崩溃了。”李儒惊惶不安地劝阻道,“一石谷子如果涨到几万甚至十几万钱,百姓就无法活了。铸钱数量是一定要控制的,而且我们铸造这笔钱仅仅是救急,不是……”
“你不要说了。”董卓摇手道,“我们在一起商议许多次了,豹子要想控制住北疆的形势,四月的时候他必须要妥善处理好灾民问题和春耕问题。也就是说,一个月后,这场叛乱就应该有个结果了。你不要担心,尽管铸钱。这件事我交给你了。”
第二天,李玮如愿以偿,拿到了朝廷允许北疆铸钱的圣旨。
李玮送走李儒后,立即喊来了两个贴身侍从,“你们一个去河阳,一个荥阳,告诉徐荣将军和杨凤将军,就说四月要春耕了,请大人务必抓紧时间。”
第一卷 立马横枪篇 第十二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四节
二月下,河内郡,河阳城。
扬武将军杨凤接到李玮的口信后,立即召集校尉杨震、廖磊、李尧到大帐议事。
徐荣和杨凤南下京畿时,骠骑大将军李弘为了他们行动方便,特意授权徐荣和杨凤两人都督中外诸兵事,拥有对所领军队的完全指挥权。本月中,由于河东局势越来越严重,李弘又急书徐荣和杨凤,让他们密切配合临汾行辕的李玮控制好京畿一带的局面,不要轻易展开行动,以免恶化当前形势。
徐荣和杨凤谨遵军令。这段时间,董卓已经数次催促两人出兵攻击叛军,但两人置若罔闻,以各种理由拒绝了。
杨凤突然接到和李玮事先约定好的口信后,非常兴奋,他一边招呼众人坐下,一边高兴地说道:“大人命令我们在春耕之前解决洛阳的事,这河内的战我们现在可以打了。”
廖磊笑道:“这么说,我们要和李肃、张扬商议出兵攻击的事了?”
“这事你去办。”杨凤剑眉微皱,不屑地嘲讽道,“我们到了河阳后,董卓就让张扬撤过了黄河。哼,他以为撤过黄河就安全了,简直是笑话。”
廖磊点点头,转头问李尧道:“到太行山的人还没回来?”
“你放心,我们几个和于毒、眭固都是老交情了,不会出事的。”李充露出一丝坏笑,压低声音道,“要不我亲自去一趟?”
“没有必要。”杨凤挥手说道,“这么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毒和眭固如果还抓不住,他们也只配在太行山做一辈子山贼了。”
接着杨凤把北疆目前的严峻形势简单说了一下,最后说道,“离开云中行辕的时候,大人对我们说过,能不能迅速解决北疆危机,关键不是击败袁绍,而是占据洛阳。拿到洛阳,我们就能掌控局势。因此,河内这一战的目的不是打袁绍和王匡,而是打李肃和张扬。”
“李肃和张扬有一万五千北军,而我们只有一万屯田兵,实力上差距较大。所以,请诸位务必小心谨慎,千万不要出什么差错。至于怎么打,我们已经商量好了,现在就等于毒下山,张扬过河了。”
二月下,河南尹,荥阳城。
龙骧将军徐荣召集强弩中郎将孙亲、武毅中郎将高览商议攻击酸枣叛军的事。
“大人来令,要求我们立即展开攻击,以便迅速抢占洛阳。”徐荣摊开地图,慢条斯理地说道,“目前酸枣一带的叛军主力大约有四万到五万人,他们会盟后,一直没有动静,显然是想拖延时间。双方对峙时间越长,对我们北疆就越不利。因此,这一仗要立即打,而且要一击必中。”
孙亲摸摸短须,笑着问道:“诱敌的事很关键,要一败再败,这事一般人不愿干,你看交给谁好?”
徐荣看看两人,笑而不语。
“诱敌之事事关重大,非等闲之辈不能胜任。敬之既然有此一问,肯定是有人选了。”高览急忙拱手说道,“敬之,这事我就不和你争了,首功就给你了吧。”
孙亲大笑,“你们看,高顺如何?”
“好。”徐荣轻拍案几,“我看中的就是他。请他速到大帐来。”
第二天,高顺、梁百武带着五千人马急速向酸枣进军,徐荣领大军随后跟进。
大汉国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三月。
三月初,北疆。
由于北方雪灾,李玮于年前购买的粮食大多被征调到大漠和边郡赈灾,而赵岐又无偿支援了幽州一部分,结果导致河东和晋中两地粮食紧缺。
正月过后,随着迁都一事的开始,京畿流民象潮水一般涌入了河东。等天子车驾西行之后,这股流民潮突然变成了惊涛骇浪,河东流民骤然猛增,粮食顿时成了稀罕物,价格一日之间连翻数倍。
北疆的危机并没有象人们预料的那样在长城以北爆发,却突如其来在晋南一带猛烈喷发了。北疆诸府措手不及,一时间茫然无策陷入了困境。
河东诸府和骠骑大将军临汾行辕被数十万流民团团围住,凄惨的哭号随着初春的凛冽寒风响彻四野,死亡的阴影霎时笼罩了晋南大地。
骠骑大将军李弘不顾北疆诸府的强烈反对,断然下令动用去年从朝廷要来的屯田资金和戍边军资,“不管粮食有多贵,先买下来赈灾再说。”
同一时间,李弘下令征募巨贾徐陵、麹忠,河东卫阀的卫彻、晋阳王阀的王柔、令狐阀的令狐邵、郭阀的郭策为骠骑大将军府掾属,主要负责北疆财政货殖互市等诸事,直接参予北疆相关财政诸策的制定和执行。李弘说,如不从辟,就给我抓来。
八百里快骑的急骤蹄声日夜回响在长城南北的驰道上,骑士们打马狂奔的身影成了流民心中最热烈的期盼和希望。
徐陵、麹忠和卫彻被黑豹义从请到了临汾行辕。李玮和河东府的长史桑羊直言不讳地说道,你们现在是大汉官吏了,要承担社稷兴亡的责任。你们首先向北疆捐助一部分粮食,然后把家中库房里的粮食全部卖给北疆,立即卖。卫彻问,按什么价格卖?李玮不想多事,现在需要的粮食,是时间。所以他咬咬牙说道,按现在的价格卖给北疆,三千钱一石。
徐陵、麹忠和卫彻等人想想随即也就答应了。赚十倍的钱,如果再不卖,李玮说不定要发疯抓人了。李玮说,这个价格不能再涨了,再涨下去北疆就没钱了。北疆一乱,大家都玩完。你们现在是骠骑大将军府的掾属,你们想个办法,如何平抑粮食价格。
北疆诸府一旦开始向门阀富豪买粮,粮食价格必定飞涨。在河东一地,洛阳和长安门阀权贵富豪们的良田、宅院、庄园和坞堡非常多。自从朝廷颁布告缗令和决定迁都之后,这些人是最先携带财物逃到河东的。虽然也有来不及逃到河东就被杀的,但这些人的田地宅院庄园随即就被他们授权托管的亲戚朋友们霸占了。朝廷的告缗令让许多商贾死于非命,但河东府竟然一亩田,一个宅院都没有捞到,这也算是奇事了。现在的问题就集中在这些人身上。河东的一些老门阀老世家和从外地迁入河东的巨贾比如徐陵等人和他们的亲戚朋友都可以适当控制,但这些人却无法控制。这些人一旦趁机涨价,河东粮价势必失控。
李弘迫于无奈强行征辟门阀巨贾为掾属,其实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平抑粮价。
由于北疆诸府没有预见到粮食危机会在河东爆发,再加上诸府缺乏财政上的人才,没有应对此类危机的经验和办法,结果在短短时间内就把北疆存粮全部用完了,拱手把平抑粮价的机会丢掉了。如果北疆诸府能在大雪灾开始后迅速购买河东和晋中两地富豪手中的粮食,现在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险情。如今京畿危机已经到了最严重的时候,而北疆不但无力腾出手来予以解决,反而自己率先进入了崩溃的绝境。目前北疆虽然还有钱买粮,但一个是粮价问题,一个是危机过后的财政问题。挪用屯田资金和戍边军资的部分必须要补齐,否则旧危机还没有解除新危机又来了。
所有这有问题的解决都要依靠北疆门阀富豪,而且这些问题也都关系到他们的切实利益,因此李弘必须要把他们征辟入府。一来解决眼前的危机,二来解决将来的危机,三来要迅速恢复和发展北疆,四来规避矛盾,争取双方都能获利,确保北疆能解决吃饭问题和生存问题,最后一点就是解决北疆目前缺乏财政方面人才的问题。骠骑大将军府现在只有一个出身世代商贾之家的唐云在全面负责北疆财政,但他太年轻,也没有丰富的营商经验。谢明担任盐铁都尉其实只能算是赶鸭子上架,他本人并不精通货殖。北疆的现状就是这样难以为继,如果危机一直延续下去,北疆怎么办?彻底放弃吗?当然不能,只能想尽一切办法挽救,不惜任何代价去挽救。
徐陵想了一下,坦言说道:“仲渊,不是我不帮你,而是我们确实做不到。北疆这几年屯田、打仗、赈灾、戍边、建市,不但花完了朝廷的钱,连带把我们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你知道骠骑大将军府欠我多少钱吗?欠整个河东和晋中门阀富豪多少钱吗?在如今这种形势下,北疆随时都有可能崩溃,我们随时都有可能和北疆一起倒下去。”
“此次大漠和边郡受灾,牲畜死亡无数,开春后肯定还要继续赈济,河套和冀西南两地要屯田,京畿危机要解决,军队要打仗,大漠初定,八万大军要戍边,听说骠骑大将军还要重建数万铁骑。仲渊,你自己算算,这要多少我,要多少粮食和物资?我们这几家和晋中几个门阀是有不少存粮,短期内我们的确可以控制一下粮价,但时间一长,随着粮食越来越少,粮价暴涨是不可避免的。”
“要解决只有一个办法。”徐陵看看一脸冷峻,疲惫不堪的李玮,摇头叹道,“把长城以北的灾民赶到冀州去,把流民赶到京畿去,只有这个办法,否则北疆要倒,很快就要倒。这么个贫瘠的北疆现在有多少人你知道吗?我看至少超过了五百万。仲渊,你清醒一点,赶快告诉骠骑大将军,北疆的危机不是粮食和钱财,而是人,太多的人,他没有能力养活这么多人,他会把我们全部害死的。”
“伯羽兄,你是不是想死啊?这话也敢说?”卫彻冷笑道,“骠骑大将军是什么出身你忘记了?当年他招抚黄巾军是怎么承诺的你忘记了?骠骑大将军宁愿把我们杀了,也不愿把灾民流民赶出北疆的。”
李玮气得脸色铁青,一掌拍在了案几上,“没有北疆,现在你们这么有钱?没有骠骑大将军和黄巾军,现在你们还能坐在这里讲话?我看鲜卑人早就把你们杀光烧光了。说点有用的。”
徐陵尴尬地咳嗽了几声,为难地说道:“首先要有钱。没有钱,现在这种情况下谁会卖粮给你们?我看河东就我们这几个善良的人会赊给你,其他人睬都不会睬你的,除非你去抢。另外,就算京畿危机解决了,如果没钱,北疆也无力从各地州郡购买粮食和物资。其次要有地,没有田地,滞留北疆的灾民光吃不种,你就是一座山,他也吃空了。第三要抢在春耕之前解决京畿危机,把河东灾民送回去种地。这些人留在河东,河东无法春耕,即使播种了,春耕的种子也会被他们挖出来吃了。至于五月冬小麦就更不要说了,估计还没有收割,地里就剩下土了。仲渊,如果你能把三个问题妥善解决了,北疆必保无忧。”
“你们是不愿意干了?”李玮冷笑道,“骠骑大将军这么抬举你们,甚至征辟你们为掾属,你们都不领情?你们几家加上你们的亲族朋友,所有的粮食加在一起至少占到河东粮食的一半。假如由你们出面把他们的粮食全部买下来,平抑粮价完全可行,你们为什么不干?是不是担心我们把粮价一下子降到三百钱一石,你们赚不到钱?我告诉你们,买你们的粮食,一来是为了赈济,二来就是为了打压粮价。你们不干?好,既然你们愿意自绝生路,那就不要怪我翻脸无情了。”
“大人,你看看这是什么时候?”卫彻泰然自若地说道,“他们怎么可能会把粮食卖给我们?蚀本的事没人愿意做的。”
李玮看看三人,忽然笑了起来,“好,既然这样,那我就让你们赚个饱。一个月后,我不但让你们赚得盆满盂满,连骠骑大将军的欠资都一起还给你们。你们可以走了。我看你们也不想从辟,那就算了,我亲自向骠骑大将军解释。你们走吧。”
三人又惊又愣,非常疑惑地望着李玮。
麹忠恭恭敬敬,闪烁其辞地问道:“大人,能不能……这个……”
一直沉默不语的桑羊笑道:“李大人这次进京找相国大人要钱,相国大人说,我没有钱,上林三官也来不及铸,我看干脆你北疆自己去铸吧。于是,李大人就把天子的圣旨带回来了。”
徐陵三人顿时脸色大变。
“相国大人为了在京畿一带买粮食,督令上林三官日夜铸钱。”李玮好整以暇地笑道,“但相国大人铸钱的速度远远比不上粮食涨价的速度。我听说,长安的粮食已经涨到五千钱一石了,所以相国大人有意要奏请天子,废除五铢钱,另行发布小钱。”
徐陵白净的面孔霎时涨红了。麹忠脸上的肌肉不由自主地抽搐了几下。卫彻瞠目结舌。
北疆有权自主根据财政情况铸钱补充国库是一件好事,但一旦过量铸钱或者铸造劣质钱,势必会造成物价飞涨,农工商崩溃。而百姓也好,门阀巨贾也好,他们的财富会在瞬间化为乌有,所有财产都会被官府和朝廷席卷而去。如果李玮说的是真的,那比告缗令更加可怕的灾难已经悄然来临了。
李玮缓缓从文卷里抽出那卷圣旨放到了案几正中,脸上神情渐渐冷肃。
“相国大人既然能奏请天子颁布告缗令,自然也就能奏请天子废除五铢钱。朝廷只要改一下国策,你们不但会变成乞丐,连九族的性命都难以保全。你们回去好好想想,看看谁能保护你们的财产?谁能挽救你们的性命?”
李玮到京城要来的这道圣旨不但让徐陵、卫彻等人竭尽全力为北疆筹措粮食,还高高兴兴地入府为掾了。这道圣旨和骠骑大将军的武力可以让他们变得一无所有,但相反,如果巧妙利用,也能让他们发更大的财。这道圣旨是个变化莫测的幽灵,就北疆诸府目前的一帮掾属来看,没有几个人能完全了解,控制和利用币制来恢复北疆的元气,让北疆摆脱重重危机。为了宗族的财富和命运,最好的办法就是由他们自己来掌控它,驯服它,不让它成为危害北疆和门阀富豪的恶魔。
在他们的眼里,李玮才是最可怕的恶魔,这个骠骑大将军的左膀右臂,如今在北疆不但权势倾天,而且也越来越深不可测,竟然连这个绝户的主意都想得出来。
李玮暂时缓解了河东危机之后,立即急书李弘,恳请他务必加快解决京畿危机的速度。
此时李弘已经连续下达了十几道命令,准备南下了。
李弘急令云中、定襄、雁门三郡以最快的速度把滞留在长城以北的灾民和云中大营的民夫回迁冀州。
命令镇护将军张燕率军南下进入巨鹿郡驻防,命令镇军将军麴义率军进入赵国驻防。李弘同时命令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在冀州购买粮食,以便就近解决军粮,让回迁到巨鹿郡、赵国的灾民和民夫都能吃饱肚子。有关此事的后期问题将和京畿危机同时解决。如果冀州牧韩馥派军队北上,就把他们打回去,不要手软。
命令玉石、颜良利用河东流民成灾的机会,悄悄再起五万屯田兵,伺机包围牛辅的两万北军把他们赶出河东,然后直接威胁三辅和潼关,以逼迫董卓西撤,策应徐荣和杨凤两军夺取洛阳。
命令赵云以最快速度赶到美稷,向匈奴大单于于夫罗、右贤王去卑借调五千铁骑,南下三辅会合杨明,佯攻长安。命令杨明立即派人赶到长安城,四处散播韩遂、马腾等西凉叛军已经起兵攻打汉阳,马上要打到三辅的消息。
命令郑演不要再和袁绍谈了,甩开袁绍,直接和韩馥商谈有关驻军和回迁灾民的事。
请大知堂的襄楷大师急速赶到黑山,尽可能答应白绕和苦酋等黄巾军首领提出的所有条件,让他们立即率部下山攻击河内和冀州,以牵制袁绍和韩馥的大军。
三月上,长平公主刘萧赶到了云中行辕。
第一卷 立马横枪篇 第十二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五节
李弘是去年三月奉旨到洛阳向先帝禀奏远征兵事的,然而仅仅事隔一年之后,大汉国却已经物是人非,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长平公主看到李弘,再也忍不住心里的悲恸,失声痛哭。
公主十三岁了,长大了,虽然妩媚妖娆,美丽惊人,但吹弹得破的脸上却看不到半丝天真和欢乐,有的只是无尽的悲伤和哀愁。深重的忧郁和无助就象厚厚的乌云掩盖了她那双秋水盈盈的眼晴,让人为之心碎。这一年里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亲人纷纷离去化作了一缕缕魂魄变成了梦里的相思,从没有遭受风雨侵袭的刘萧被这接踵而来的狂澜击倒了。她无法承受一个接一个噩耗,无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和巨大的伤痛,她几乎崩溃了。
这时,卢植赶到了河间国,告诉了公主一个喜讯,何进死了,何太后也死了,刘协已经继承大统了。公主要回去,她想回京城去,但卢植和刘和坚决阻止了。随之传来的消息越来越糟糕,大汉国的天好象要坍塌了,社稷陷入了倾覆的边缘。刘萧不明白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现在人人痛恨的奸阉和外戚死了,屡屡侵犯边疆的鲜卑人也被征服了,社稷应该迅速恢复稳定才对,为什么反而越来越混乱,越来越看不到希望了?
刘萧带着满腔的悲痛和对未来的希望赶到了云中行辕。卢植走了,他说自己该回家了。刘和也走了,他说自己要回幽州向父亲刘虞借兵南下。陪同刘萧来到塞外的只有张范和刑颙两个从事。还有旅贲令魏断和卫士令杨智的五百虎贲、羽林军。张范奉太傅袁隗之命,一直随侍公主左右,现在是长平公主的长史。他带有先帝给李弘的遗诏。刑颙是河间鄚人,卢植的门生,一个年轻的儒士,随卢植一路逃亡到故乡。卢植很欣赏他的才华和忠诚,临走时拒绝了他要继续追随的好意,把他留在了公主身边。
李弘劝慰了公主几句,看她哭得非常伤心,随即命人把小雨喊来。去年李弘奉旨到京城的时候,曾经和小雨数次到永乐宫觐见董太后,小雨因此和公主相识。小雨陪着公主到后帐去了,大帐内的悲伤气氛随即缓和了一些。
李弘把先帝的遗诏看了又看,渐渐明白了袁隗和袁绍的心思。
先帝在这份手诏里说,如果董太后和小董侯安全回到了河间国,那么李弘在收复边郡后,立即和太尉刘虞以此遗诏拥小董侯于冀州继承大统,然后率军南下洛阳,与太傅袁隗等朝中大臣理应外合,捕杀何进,重振朝纲。如果何进杀了董太后和小董侯,篡夺了权柄,那么李弘就以此遗诏宣告天下,会同太尉刘虞,直接南下洛阳杀了何进,然后和太傅袁隗等大臣重选藩王为帝。先帝在手诏的最后嘱咐李弘,值此危难之时,朕将国事尽数托付于太傅袁隗和太尉刘虞,爱卿务必要听命于两位托孤大臣,竭尽全力拱卫我大汉社稷。
先帝这么说,显然已经放弃了少帝刘辩,只要何进一死,刘辩就很难活了。但现在看来,先帝的这两种估猜都错了。何进杀了董太后,却留下了小董侯的性命,这份诏书的前半部分随即也就失去了作用。八月底的洛阳大乱让袁隗和朝中的大臣们抓到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和董卓联手废除了少帝,让小董侯继承了大统,遂了先帝的未了之愿,但接下来就是董卓和朝中大臣的权力之争了。
处于劣势的袁隗这个时候断然决定放弃当今天子,刻意制造出一场危机,以先帝遗诏来迫使李弘听从于自己的指挥,逼走董卓,立藩王为帝,重振社稷。卢植率先离开京城,就是代表袁隗到涿郡和刘虞商议此事。只要有刘虞的支持,袁隗认为李弘绝对会言听计从。
刘虞答应了袁隗的要求。董卓独自掌控京畿十万大军,已经触犯了权力制衡的大忌。这种人一旦独掌权柄,擅权祸国是迟早的事。迟打不如早打。不过刘虞对废黜当今天子一事没有明确表态。虽然公开表示拒绝承认当今天子有利于打击董卓和尽早解决危机,但考虑到先帝的心愿和李弘的态度,刘虞认为还是谨慎一点好,不要操之过急,走一步看一步。
卢植得到了刘虞鼎力支持的肯定答复后,立即通过袁绍把这个消息送回了京城。袁隗大喜,随即决定征召州郡兵马攻打洛阳。朱俊离京到河内平叛时秘密带出去的几份书信就是袁隗通知袁绍等人起兵的。袁隗还写了一份书信给卢植,说一切都准备妥当了,请卢植在公主北上入晋督请李弘南下后,立即和刘和两人一起到幽州督请刘虞南下。逼走董卓后,袁隗希望刘虞能进京和自己共同主政,以便及时解决李弘这个威胁。
袁绍之所以非常肯定李弘将南下帮助讨董大军攻打洛阳,原因就在于此。面对先帝的遗诏,公主的哭诉和督请,还有一个故主刘虞的命令,在这三重压力之下,李弘敢不俯首贴耳,乖乖听命?
讨董大军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占据洛阳,重建皇统,然后以袁阀为首的士人完全控制大汉权柄。
公主并不清楚这份遗诏背后的事情,她只知道自己的弟弟,当今天子被奸佞董卓挟持,需要自己去帮助他,去把他救出来,她并不知道当今天子和董卓都已经成了这场权力角逐的牺牲品。面对公主的百般哀求和哭泣,李弘无所适从。
如果自己告诉公主,说我已经决定攻打讨董大军,逼走董卓,然后以洛阳为中心,制衡天下,那公主会不会理解?李弘苦笑,显然,公主不会理解。自己这么做,置天子圣威于何地?置社稷于何地?自己凭什么要制衡天下?凭什么可以肆无忌惮地践踏神圣不可侵犯的皇权?自己这么做,对大汉的戕害比董卓祸乱纲纪要更加严重,这可能会直接导致大汉皇权的毁灭,大汉社稷的崩裂。
李弘拿着先帝遗诏,在大帐内团团乱转。南下已经是事实。虽然自己没有尽起北疆大军,但五万主力外加数万屯田兵,人数已经足够多了,只不过自己南下和公主要求自己南下的目的大相径庭。一旦公主知道真相,自己将如何解释?自己这么做的理由呢?李弘觉得自己的理由太牵强了,说出来公主不会相信。自己说到底不过就是为了一个贫瘠的北疆和数百万饥寒交迫的灾民而已,这和大汉天子的圣威,和大汉社稷的兴亡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没有人相信自己是为了北疆,自己终将和董卓一样成为祸国之臣而遭到天下人的唾骂。
还有自己的故主刘虞。先帝临终前曾下旨拜刘虞为太尉,参隶尚书事,主掌国事。但因为事情发生了变化,刘虞没能回京。现在如果刘虞南下,自己于情于理,都要听从刘虞的指挥,如果他要自己攻打董卓,自己该怎么办?听从刘虞的指挥,命令大军倒戈一击,京畿必将陷入连番混战。这一仗打下来,短期内不可能有任何结果,数百万灾民滞留在河东和边塞,北疆必将崩溃。
这一刻,李弘犹豫了。
顾大利还是顾小利?如果两利皆失,我怎么办?我如何向追随自己多年的部下交待?如何面对十万随我奋战的黄巾军将士?如何面对那些战死疆场的兄弟?如何面对数百万灾民那一双双痛苦的眼晴?
李弘冲出大帐,走到了春寒料峭的沙陵湖畔,心中痛苦不堪。如何取舍?何去何从?
刘虞的书信送到了云中行辕。
不出李弘所料,刘虞在书信中极力要求李弘参加讨董大军,希望他立即率军南下攻击长安和潼关,切断董卓的退路,把董卓困在洛阳,以便和袁绍的讨董大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击败董卓,攻占洛阳。
刘虞说,大漠的安抚和边疆的戍守由鲜于辅负责,北疆的流民、屯田、春耕等事由赵岐全面负责,还有兢兢业业的各郡太守,你有什么担心的?难道他们都不如你做得好?你是大汉国的骠骑大将军,你的职责就是拱卫社稷,保护天子和大汉的黎民百姓,在今天这个危难之际,难道你还分不出对与错,忠诚与叛逆?春耕之后,我将率军南下和你会合。
考虑到幽州的戍边问题,刘虞希望李弘立即命令建威将军阎柔率军进入蓟城,以保幽州的安全。刘虞说,去年,公孙瓒因为在幽州方向策应你的进攻,被你举荐给朝廷,封了个讨虏将军,结果他恃功自傲,处处和我作对。今年正月我赏赐给乌丸诸部的礼物被他派人在半道抢了,几个奉命安抚胡人的府内掾属也被他打了一顿,而丘力居等乌丸首领派来献贡的使者还没到蓟城,就被他暗中杀了。我叫他到蓟城来谈谈,他连理都不理我,眼里根本就没有我这个上官,飞扬跋扈到了极致。公孙瓒仇恨胡人,反对招抚胡人,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杀戮胡人,如果任由他这样在幽州胡闹,幽州的胡人不堪忍受,迟早都要叛乱。
刘虞的意思是要李弘把阎柔派驻到蓟城,以压制和约束公孙瓒的骄横不法,否则,他放不下幽州,更无心南下进京。
得知刘虞即将南下和自己会合,李弘心里更是沉甸甸的,一脸愁容。前来送信的幽州府比曹属刘范看到李弘神情闷闷不乐,以为他担心幽州的事,于是开口大骂公孙瓒,就差没有说公孙瓒是叛逆了。
李弘对公孙瓒一直很敬重,听了心里很不高兴。李弘刚刚恢复记忆的时候,第一次听到公孙瓒的大名还是在慕容风的大帐内,当时慕容风极力夸奖公孙瓒,这给李弘留下了很深的印记。在李弘的心里,公孙瓒就是大汉国的英雄,一个让人敬仰的悍将,他不喜欢听到有人侮蔑自己的朋友。
他看了看刘范。刘范二十七八岁,身材不算高大,结结实实的,有一张正气凛然的脸,一看就是个刚直不阿的人。李弘本想叱责他两句,但想到公孙瓒的种种不是,他又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公孙瓒不但违抗刘虞的命令,还明里暗里和刘虞对着干,自己能说什么?说公孙瓒做得对?
他苦笑问道:“你在幽州府做比曹属很长时间了?”(比曹,主掌一郡财政。属,副职。)
“下官已经任职七八年了。”刘范恭敬地说道,“刘大人是个好人,如果换做别人,早把公孙瓒杀了。公孙瓒做得太过份了。刘大人是本朝大司马,位列三公之上,大汉国的上卿,这么大的一个官,竟然穿着布衣,打着赤脚,和百姓在一起犁地耕田,说出去谁信?整个幽州的人都说刘大人好,只有公孙瓒说刘大人沽名钓誉,是吃饱了撑的,说什么堂堂一个大汉国的上卿不去考虑治国之策,却和贱农在一起犁田,纯粹是丢大汉国的脸。大人你说说,这是人说的话吗?”
李弘忍俊不禁,转头偷笑。
刘范脸显怒色,大声问道:“大人也是这么想?”
“不,不,公孙大人这话的确不对。”李弘急忙摇手说道。
“何止不对,我看他是豺狼之性,将来必是幽州的祸害,大汉的祸害。”
李弘目瞪口呆。有这么严重吗?不就是想法不一样吗?这人我还留不留?李弘曾经向刘虞求援,说骠骑大将军府严重缺人,恳求刘虞征调几个掾属给自己救救急。这个刘范就是刘虞推荐过来的。
“刘大人让你留在我这里,你可愿意?”李弘勉强笑笑,问道。
“刘大人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我留下来。”刘范毫不犹豫,满口应承。
李弘笑脸一僵,懊悔不己。早知道这样就不问了,把他打发回去算了。
此时北疆九大将军都不在大营,李玮远在河东,李弘无人可以商量。虽然朱穆、余鹏、田畴等人都在行辕里,但李弘不敢问,他知道问了也是白问。以朱穆的性格,看到先帝遗诏和刘虞的书信后,必定要改弦易辙,而余鹏、田畴、尹思这些人本来对制衡之策就颇有微辞。不管怎么说,这制衡之策从北疆来看,是利大于弊,但从大汉社稷来看,显然是弊大于利。
李弘想不通,数百万灾民的性命为什么在这些人的眼里就是比不上所谓的大汉社稷?大汉社稷摸不着,看不见,虚无飘渺,它到底是什么?是大汉的万里疆域还是大汉的五千万黎民?如果社稷是指疆域和黎民,那自己守住北疆,保护数百万黎民的性命有什么不对?为什么保护天子,攻占洛阳,杀死董卓才叫拱卫社稷?为什么就一定要牺牲北疆的疆域和北疆的黎民来拱卫那个所谓的社稷?
李弘苦思冥想,整个身心都陷进了这种没有答案的思索里。他变得沉默不语,浑浑噩噩地跟着南下大军急速向晋阳而去。
大军走到定襄郡的桐过城附近时,李弘突然被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惊醒了。他茫然地抬头看看远方停止行进的黑豹铁骑,不知道前面出了什么事。
祭锋打马狂奔而来。
“大人,前方有数千具尸体,都是冻死饿死的灾民,很惨……”祭锋眼圈红红的,没有说下去。
李弘愣了一下,心里惨然,半天都没有做声,“怎么会这样?”
“这里是黄河岸边,河水正在解冻,晚上非常冷,正好这两天气温又陡降,灾民大概没有注意到温度的变化,再加上食物不足,没有御寒衣物,所以……”
李弘无力地趴到飞雪的背上,蜷曲着身躯,发出了一声凄惨的悲嚎。
没有黎民百姓,哪来的社稷?哪来的江山?哪来的大汉国?
黄河岸边的风在呼啸,就象千万个幽灵在哭号,凄厉而惨绝。
三千黑豹义从和两千亲卫在掩埋冻死在河边的灾民。侥幸活下来的人趴在亲人的尸体旁嚎啕大哭。
长平公主呆呆地坐在马车上,泪水长流。小雨和风雪相拥在一起,悲伤而无助地看着远处忙碌的士卒。
李弘席地而坐,伏案疾书,任由刺骨的寒风钻入冰冷的铠甲里。
李弘回书刘虞。我正在急速南下,争取在三月下开始攻击长安。至于阎柔到蓟城驻防一事,还是等京麓危机解决以后再说吧。
李弘急书公孙瓒。北疆形势极度危急,我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回迁灾民到冀州,但冀州牧韩馥至今不给我任何答复。我已经等不及了,我需要你的帮助。伯珪兄,请你接信之后,急速率部南下威胁渤海郡和河间国,以策应张燕和麴义攻占巨鹿郡和赵国两地。只要有了这两个地方,我就能回迁灾民了。关于你和刘大人之间的事,我已经听说了,我支持你,坚决站在你这一边。待北疆危机和京畿危机解决后,我将上奏天子为你请功。
李弘急书镇护将军张燕。公孙瓒如果遵从我的命令南下兵进渤海郡和河间国,他和刘虞之间的矛盾必将爆发,此时,你适当派一支人马北上,堵住刘虞南下之路。记住,务必不能让刘虞南下会合袁绍。
李弘再次急书玉石和颜良,尽早包围牛辅的两万大军,切断董卓退出潼关之路。
李弘书告李玮,立即派人到鲁阳联系袁术,说我们愿意帮助他入主洛阳。袁术是当今天子所拜封的后将军,官职远远要比袁绍大,又是袁阀下一代的家主,他才应该是讨董大军的首领。如果袁术不愿意,我们就攻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