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皇孙之争的潜流(2 / 2)

甚至可以说是惶恐之极。

如果在历史上,如果朱雄英真活下来,代替朱允炆成为皇帝。历史上吕氏并没有做过什么事情,也是安然当自己的皇太后的。毕竟,庶母也母,继母也是母。

但是而今却不一样了。

双方的关系早就解释不清楚了。

吕氏想给朱雄英说清楚。但是吕氏自己都觉得说不清楚。能指望朱雄英相信,更不要说朱雄英年少气盛,丝毫不懂的掩饰。几乎将报仇雪恨这四个字刻在脑门上了。

这种情况下,如果朱雄英能登上皇位。吕氏乃至于吕氏满门哪里有什么好下场。

吕氏岂能不惶恐?不担心?

之前吕氏还能按捺得住。毕竟真正决定这一切的是皇帝,其次是太子。虽然说皇帝表现出对朱雄英明显的偏爱。而太子却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一方面太子仁厚。他对自己所有的儿女都差不多的。

另外一方面,太子忙,与朱雄英相聚的时间短,还看不出来什么。

吕氏内心之中,还是有一个小小的期盼的。

那就是老爷子毕竟年纪大了。等老爷子死后,很多老爷子定下来的事情,也是可以推翻的。只是不知道怎么的。几乎一夜之间。太子好像忽然发现了自己有一个老大儿子。对朱雄英的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吕氏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他知道。太子的态度转变,让她很多想到也都破灭了。

她必须行动起来,为了自己儿子铺路。

好在吕氏一门,也是算大族。吕文德兄弟举襄阳降蒙古,虽然吕氏名声就坏了。但是家族的实力在元朝并没有损失,甚至有更大增长。以至于到了而今,更是士林之中一员。吕氏虽然比不上,常遇春的女儿,但是决计不是无知蠢妇。33

她知道,她能做的事情其实很有限,对孩子最大的帮助,就是为他找一个好老师。

他选中的就是方孝孺。

但是方孝孺其实不想趟这一趟浑水。

诚然了,方孝孺对朱雄英在何夕身边不满。但是那又如何?学术之争,是学术之争,夺嫡之争,是夺嫡之争。这两者的烈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好像宋讷死了。但是宋麟依然是高官,甚至与何夕来往,天下人不觉得有什么。

但是如果是夺嫡之争,不斩尽杀绝。是不可能的。

以方孝孺在太子身边的地位。只要太子登基,方孝孺几十年的权势,都能保证。等太孙一辈起来的时候,他方孝孺就准备告老还乡。他岂能愿意下血本卷入这一场风暴之中。

只是方孝孺决计不能说出这样的话:“娘娘,臣协助太子殿下处理秘书监事务,实在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教授皇孙,还请太子妃另请高明吧。”

太子妃说道:“那还请方先生推荐一二。我在宫中不知道当今人物,谁可以为大家?”

方孝孺这话不知道该怎么说?

方孝孺是一个正人君子。讲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看出这是浑水。一个不小心,就将下半辈子给卷进去了。他自己不愿意,自然也不会讲这一件事情推荐别人。

那不是将好友往火坑里推吗?

方孝孺说道:“老臣一时间,想不起来。还请娘娘给老臣一些时间。容老臣细细想想。”

一个拖字诀使了出来,如封似闭。

太子妃说道;“方先生,我儿就这样不堪教授吗?”一边说,居然传出来哭声。

这一下子,方孝孺不知道该怎么办?方孝孺立即跪倒在地上,说道;“老臣失礼,还请娘娘见谅。”

太子妃说道:“允文。”

一个小孩子从偏殿出来了。跪在下面。

太子妃说道:“方先生,您就开恩。收下允文吧。”

这一番举动,将方孝孺给逼到了绝境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