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申国公的心思(2 / 2)

随着,朱元璋一次又一次生病。

天下人对而今局面忧心也越来越重。

身在局外的人担心未来天下会大乱,身在局中的人担心自己的将来。

而邓镇就是一个身在局中之人。因为邓镇名义上掌握了北京军权,而实际上,邓镇也掌握了北京相当多的兵马。只是,未来避免身处嫌疑之地,才不敢完全掌握北京军权。

这种情况下,邓镇就很尴尬。

南京那边,也就是朱允炆一直在拉拢邓镇,想要让邓镇倒向他们。似乎只要邓镇倒向他们。拿下朱雄英,那天下就会重新恢复平静。什么危机都没有了。

而朱雄英也在拉拢邓镇,如今在求取邓镇女儿作为妃子。

想要将邓镇拉上自己的船。

只是邓镇这两边谁也不想站,因为邓镇有自知之明。邓家而今已经是世袭罔顾的国公了。即便扶持皇孙登基,又能怎么样?还能封郡王不成?最多死后郡王。一旦失败,自己家的国公就没有了。世代富贵就没有了。

邓镇无数次都想离开北京,去其他地方任职,或者干脆辞官,回家修养。

但是问题是,多少次都没有成功。

他越是辞官,越表现出不想趟浑水的想法,两边越想将邓镇留在局中。无他,大家谁也没有把握,将自己的人安置在这个位置上。既然不能安自己的人,用一个中立的人就最好不过了。

而身份地位足够,又想保持中立的人,不是邓镇是谁?

这就成为了邓镇的窘境了。

邓镇而今也是没有办法,想与何夕好好谈谈。

而何夕没有什么好谈的,也很简单,何夕早就与朱雄英绑在一起了。他不可能改变自己的选择了。谈起来无非是劝说邓镇上朱雄英的船,而这话也不是第一次说了。

再说也没有什么用处。

自然是不想说了。

何夕说道:“朝廷从来是一个旋涡,我们这些人什么时候不危险?又不是光现在危险。”

是的,权力场上从来是凶险的,无时无刻不在做着新老交替。或许寻常百姓没有感觉,但是在权力场中间的人,其实一直在变化,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才是常态。

而更多时候,从高处跌落的人,很少有全尸的。

对于他们这些人家,政治斗争失败,军事斗争失败,区别不大,无非是死全家,还是死一个人的区别而已。

邓镇一时间也说不出话来。

房间之中,只有死一般的沉默。

何夕心中有预感,他与邓镇连续数年的合作,即将走到尽头,说不定将来就要兵戎相见了。

倒不是说,邓镇不支持朱雄英支持朱允炆。喜欢朱允炆不喜欢朱雄英,而是邓镇对大明天下是有感情的。而今局面已经很清楚了。朱允炆在南京,如果朱允文获胜,只需除掉朱雄英就行。但是朱雄英如果想获胜,估计要打到京师去。

这两者的难度是不一样的。

前者,邓镇就由办法做到。而后者,即便成功带给大明的伤害太大了。

是邓镇不想看到的。

而邓镇这一次找何夕谈,想谈的大概就是将何夕给拉过去。如此一来,在北京城中,他对付朱雄英就由了绝对的把握。只是他并不知道,朱雄英这边的核心,不是朱雄英,而是他何夕。

在邓镇看来,朱雄英是逆时代潮流而动,而何夕看来,邓镇也是阻碍生产力发展,阻碍历史大潮。、

站在彼此的角度来看,都正确。

只是要看谁更正确,就只能从行动来证明了。胜利者,才是正确的。

“时辰到------”外面有一个小太监打破了休息间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