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与燕王的协议(2 / 2)

无他,燕王要长春都司,其实就是要与北京之间有一个缓冲带,毕竟,如果北京大军在长春都司,攻打燕国,就是燕王攻打元廷的翻版。而燕王根基都在松嫩平原上,根本不可能迁徙的。

那时候燕王面对的情况,只会更危险。

将长春都司变成无人区,也很符合燕王的需求。

何夕也没有让练子宁现在就答应,继续说道:“燕王所要的火器开矿等诸般事宜,都有一个前提,就是燕国首先要有矿,有铁矿与煤矿,而今燕国有吗?”

练子宁一愣,摇摇头说道:“没有。”

松嫩平原上没有铁矿,但是煤矿却是有的。只是没有发现而已。

毕竟那里人烟稀少。对于大明关内地区,很多时候查矿,最方便的办法,就是查阅古籍,很多地方上有什么,书上都有,甚至当地百姓很早之前就有开采了。

当然了,随着开矿技术越发高明,有些矿产深入地下,这些古籍作用就不大了。但是在工业化刚刚开始的时候,还是非常管用的。这也是老祖宗留下的丰厚遗产。

草原上就不一样了。

草原上想知道哪里有铁矿,有煤矿都要进行大规模勘探才行。

而燕王哪里有这个人力物力,还有技术力量啊。

何夕一摆手,说道:“既然没有铁矿与煤矿,那我就是想给你们,你们拿来有什么用啊?我不过答应你们,任何时候只要有需要,随时可以来找我。我一律批准,甚至专门派人去为燕王营造。不过,这有一个前提,也是必然,那就是燕王必须西进,与瓦刺分一个高下。据说所知,西域向来多铁,西域镔铁,也是很有名的。”

燕王十万铁骑,终究是一个威胁。为了防止燕王南下,何夕必须留下来一些兵力布防,也幸好当年大明对蒙古人有一套完整的防线,何夕只需维持就行了。不需要花多少人力物力重新修建工事。但是这终究是一个负担。

一旦燕王与瓦刺开战,战场必然在漠北,或者西域,如此一来,何夕就可以完全撤掉北方的防御,最少能抽调出十万人马。

为南下决战,筹备兵力。

至于南下一统天下,到底需要多少万人才够?何夕不知道。但是何夕觉得,多多益善,要完全发挥出己方的优势。北京的优势是什么?而火器部队比起冷兵器时代,最大的便利是什么?那就是战斗力依赖于火器的输出,而不是人的输出。

训练一个精锐甲士,让他们能数量掌握各种作战技能,数量的掌握各种兵器,需要时间要比训练一个火枪手长得多。

何夕自然要利用这个优势,扩军扩军再扩军,咬着牙向百万大军冲击。这其中最大的问题,不是别的,就是人口问题。所以,何夕想办法要搞定更多的人口。

调配人力资源。

同时,同时也为蒸汽机大规模运用,提供空间。

何夕虽然觉得有些困难,但是他觉得,维持百万大军作战,他还是能撑得住的。但是南京那边能不能撑得住,就不知道了。最少即便到了现在,朱允炆也没有预料到,未来与北京方面的战事将扩大到一个让无法接受的规模。

最少,现在何夕已经往这方面努力了,而朱允炆还没有察觉。

练子宁说道:“好。这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只要禀报殿下之后。应该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