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南巡(2 / 2)

何夕想要对军中动手,也必须拉上朱雄英。否则这一件事情,很难推行下去。

所以一定要让朱雄英明白了解未来的战争模式,这是很有必要的。

这其实也是何夕要带着朱雄英南巡的原因之一。

朱雄英听了何夕所言,心中暗道:“不错,这是一个机会。”

朱雄英也是插手军中,毕竟朱雄英很明白皇帝的权威到底在什么地方。不是别的地方,就是军中。他对何夕军中潜势力很是忌惮,既然何夕运允许他接触军中势力,他怎么能放过啊。

于是,朱雄英说道:“那就麻烦姑父了。朕也很好奇。”

------

既然朱雄英答应了,何夕到了天津就立即来安排。

很快,天津中卫就展现在朱雄英面前了。

一个卫所五千六百余人,总数虽然没有变。但是分成了五营。每营虽然一千人。在朱雄英看来编制很奇怪。真正算起来战兵,大概在五百人。有五百火铳兵,然后有火炮,骑兵,后勤辎重。营部,医疗兵等等。

一般出战的时候,一个营大概在七八百人上下,因为后方要留守人员。招募人员,训练新兵,照顾家中屯田等等的。

这里可以看出了,傅友德编制与何夕编制在指挥思想上的不同了。

傅友德以卫所作为一个单独指挥单元。而何夕是将卫所下面的营作为一个单独的指挥单元。

其实,何夕倒也没有想过谁好谁不好。他只是单纯觉得,卫所这个体制太大了。对比后世,五千多人的一个卫,说是团太多了。说是师旅,似乎又太少了。

所以,何夕决定在卫所下面另设一级别。

其实卫所下面是有编制的。这个编制就是千户。只是何夕觉得千户这个名字有些不太合适。因为战斗编制的很多时候不足以千人,或多或少才是正常情况,称呼千户,容易被误会。

想来想去,用营最为合适了。

毕竟。营团师旅本来就是中国古代对军队的称呼。后世翻译的时候,就是用了古称。而今何夕用来,一点违和感都没有。

对于这些朱雄英看不出什么名堂,他固然不知道傅友德编制。但是他即便知道傅友德的编制,两个编制放在一起,朱雄英估计也不知道谁好谁坏。

但是朱雄英知道,面对不清楚的事情,藏拙是最合适的。毕竟他是皇帝,是监国,不像说话的时候,没有人敢逼着他说话。

而今也是一样的。

朱雄英对何夕说道:“姑父,开始吧。”

何夕说道:“臣明白。”

随即下令开始。

其实,刚刚开始的时候,何夕想要做一个在西方军事史上非常著名的实验,就是支起一根木棍模仿火枪安装上刺刀。然后让战马往上面撞。

但是结果,不管训练再好的战马,见到这个东西,就会避开。

用以证明,战马根本不足以冲击刺刀阵。

何夕还真安排了这一件事情。但是他麾下将领问了一个让他觉得很傻,却无法回答的问题。那就是骑兵冲锋的时候,是会放下眼罩的。

也就是捂住战马的双眼,让他什么都看不见,塞住战马的耳朵,让他们什么都听不见,或者提前训练,让他习惯于战场的声音。这才让战马在战场上义无反顾。

不要说,区区刺刀阵了。有必要的话,陌刀阵也必须冲。

之所以骑兵不击堂堂正正之阵,不是因为战马不能冲,而是伤亡太大。特别是战马的伤亡。要知道战马很值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