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攻守易势(2 / 2)

但是,这种开支压缩,固然是南军各方面比北军更省钱。但是其实是,将军事负担转嫁给了地方上。

让山东,河南,黄河以北地区,以及河北一些府县承担南军的负担。

这样的压力,让当地百姓家破人亡都是很简单的事情。

不过,即便如此,两次大战,再加上靖江之战,还有其他方面大动作,更重要的是,田赋的减少。毕竟,朱允炆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百七十四章攻守易势 (第3/3页)

基之后,士大夫集团卷土重来。直接推翻朱元璋某些政策是不敢的。

但是拖欠应缴的赋税,却是敢的。

才不过一年,全天下拖欠赋税已经超过了三百万石了。

将来只会更多的。

这就是南京财政的缩影。

这方面影响的并不仅仅是田赋,还有其他方面地方赋税。

只是而今还没有显露出来而已。

何夕敢确定,南京的财政危机一定会来临的。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

------

傅友德站在齐河县城头,他齐河县背后就是滚滚的黄河水了。

前文说过,明初的黄河是分成好几股并流的。齐河县背后就是,黄河北股了。

即便不是完整的黄河,也有惊天之威。

黄河天险足以阻挡敌军。

但是傅友德不愿意仅仅固守黄河之南。

从安陵堡一路南下,傅友德所部与盛庸所部汇合之后,与明军有过几次交手。但是因为傅友德的一场洪水,让追击的主力,也就是叶沈所部,几乎失去了战斗力。

如果不是因为洪水一过,遍地泥泽。傅友德都有北上一击的想法了。

除却叶沈之外,其他将领,还真没有与傅友德对决的决心。

而且大胜之后,何夕下令谨慎,叶沈也下令谨慎。

于是,双方在德州城下,有一次简单的接触。之后,几乎都是送客式的追击。

傅友德主力损失不大。

傅友德心中反击之心,从来没有断绝过。他并不是因为撤退而撤退,他只是选一个有利地形再次开战而已。

比如黄河。

黄河在后,傅友德没有后顾之忧。

不用担心,北军一只人马,忽然插到他后面断绝了后勤,有足够的后勤物资,加上傅友德手中的火器,不管是固守营地,还是固守城池,都可以守得滴水不漏。

更不要说,北军刚刚拿下黄河北边这些府县。

想要安堵地方,也是需要时间的。

傅友德就想要进行一系列反击。

不用步兵,动用骑兵就行了。以千骑为单位,突袭北边,让敌人昼夜不得安宁。而步卒沿着黄河一线,安营

扎寨,营造堡垒。当年在安陵堡城下,傅友德可是做了不少研究。

此刻,自然是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

只是有一件事情,傅友德不想承认,也不得不承认,那就是攻守易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