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云川道三王问题(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为国家宣传教化,这是神圣的事情。

此行就算有凶险,但也无须太过于担心。

两军交战还不斩来使呢?

更何况南夷诸国本就是小国,不会有人胆大包天杀大奉的使团。

在历史上。

云川道南部地区,本就属于南夷诸国。

但后来却落入了大奉的手中。

若不是嫌弃那里山高水远,大奉之前的朝代早就将南夷诸国兼并了。

可是兼并了又能如何?

那里山路崎岖,气候恶劣,而且极为不利于统治。

如今南夷诸国最强大的国家有三个。

这三个国家,就是范学义队伍此行最主要的目标。

送走了范学义使团后,郭天翊就回到了紫禁城。

三日后。

郭天翊又在朝堂上发布了诸多国策。

其中,第一条国策就是针对北方吴国欲南下建立第一条丝绸之路的国策。

成为北拒南和。

所谓北拒,就是尽量不在短期内与吴国展开大规模战争。

此次王镇恶出征,传回来的消息让人感觉模棱两可。

此前先是以乌缇娜的亲笔信向吴皇投石问路,但却没有得到回应。

这态度就很难让人捉摸了。

只要保住北境的安定,郭天翊就能争取时间发展经济。

作为现代人,郭天翊的脑子很清醒。

打仗打的是经济。

打的是国力。

现在全面开战,就算胜了,也是惨胜。

甚至会让大奉的经济衰退很多年。

还有可能出现“金融危机”“通货膨胀”等社会现象。

到时候,百姓吃不起饭,一斗米卖出天价,那才是加剧贫富差距,社会不稳定的开端。

当郭天翊提出“通货膨胀”这一概念时,文武百官都惊得目瞪口呆。

当郭天翊解释清楚后,百官方才如梦如醒。

原来,一个国家的经济,有这么多学问?

难怪,难怪大奉朝之前的朝代灭亡得如此之快。

当初奉景帝揭竿而起,不到三年就靠着一堆义军盟友推翻了前朝。

究其原因,不就是因为通货膨胀,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吗?

朝廷没钱了,就铸钱。

一斗米卖上千钱,这个朝代不灭亡才怪。

这条国策,短则两年,长则五年。

被郭天翊称为大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大奉崛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二条国策,就是命令翰林院,全国禁止印刷有关任何鲁儒一派的书籍。

全面推广齐儒。

鲁地乃是孔夫子的故乡。

这里的酸儒数量也是最多的。

只要停止推广任何与鲁儒有关的书籍,等这些老旧派的酸儒都去世后,自然就会改变风气。

郭天翊也不想行暴戾之事,焚书坑儒。

那样的话不利于民心与社会的稳定。

第三条国策,就是全力改善民生,改善农田水利,推广新农具。

郭天翊的国策,连太后知道了都惊叹不已。

还有一件事,就是继续削藩要不要持续下去。

秦王已经进京,大有乐不思蜀的架势。

而想要打开南边的丝绸之路,云川道地区的三位异姓王爷也需要处理。

太尉王渊已经数次谏言,要求直接削藩。

云川道地区,在百年前都属于蛮夷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