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世上真有不用人力的纺纱机?(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老朱一直挺看不上蓝玉的,如果不是看在他死去的姐夫,以及他还有点用的话,估计早就卡察掉这货了。

因此,他给蓝玉一个选择。

如同产妇产子之时的选择一般,保大还是保小!

蓝玉也知道老朱的用意,老朱这是嫌他的死党太多了,想让他主动剪除点。

只是蓝玉一想到那些跟他出生入死,好不容易混了点功劳的弟兄,就怎么也狠不下去心。

老朱见蓝玉迟迟没反应,老脸当场就冷了下来。

「怎么?」

「你还舍不得?」

蓝玉听到这话,脑门上冷汗直冒。

「不不!」

「微臣有啥不舍得的,微臣这就回去弄死那几个逆子!」

老朱冷哼一声道。

「不用麻烦!」

「你回去写个名单递上来,咱自然会派人抓他们!」

「记住,这是咱看在大孙的面子上,最后给你的机会!」

「你要是不珍惜,就别怪咱无情!」

蓝玉平时挺嚣张的,一口一个朱屠户骂着,但真见到老朱之时,乖巧得跟个小猫似的。

「是是!」

「微臣一定珍惜!」

「对了陛下,您觉得死多少合适?」

老朱听到这话,当场把手插到后脑勺,优哉游哉地靠在椅子上。

「这就看你的态度喽!」

蓝玉见老朱这样说,心里气得直骂娘。

这特么是人话吗?

还看老子的态度,要真按老子的态度,老子还一个都不想杀呢!

但蓝玉只敢在心里腹诽,可不敢面上显露出来。

「微臣知道了!」

老朱见他这样说,这才不耐烦地摆摆手。

「滚吧!」

「微臣这就滚!」

蓝玉连滚带爬地从宫里爬出来,回到家就将自己关在书房里。

「蓝永跟了自己十几年了,这个不能死……」

「蓝禾也是个好孩子,几次冲锋陷阵都替自己挡了刀,也不能死……」

「蓝宁这孩子跟咱的时间短,那就他吧……」

只是十个人的名单,让蓝玉纠结了一晚上,这才修修改改地搞出来。

第二天,蓝玉命人将折子递上去,就在家闭门称病,再也不敢向往日那般呼朋唤友地喝酒了。

老朱在看到蓝玉递上来的名单,眉头当场皱了起来。

说实话,这不是他想要的名单。

老朱对于蓝玉的那几个义子并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景川侯曹振、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

这几个可是蓝玉的死党,跟蓝玉十几年的老将,是真正意义上的蓝党。

如果蓝玉没有反心,就该把这几个人供出来,自己剪除自己的党羽。

现在搞了几个不痛不痒的义子,这是湖弄鬼呢吧?

虽说蓝玉递交的名单让老朱非常不爽,但老朱还是看在大孙的面子上捏鼻子认了。

毕竟蓝玉啥德行,他心里最有数了。….

说他口无遮拦,背地里大不敬之类的可能有,但若说他敢造反,那他还没那个胆子!

老朱在蓝玉自己检举揭发的奏折上又添了几个人名,委婉地告诉蓝玉,自己很不满意他的「态度」,然后又写了个「准」字,就将奏折扔给刑部,让刑部去处理了。

按照老朱之前的习惯,这种事情一般是交给锦衣卫来干的。但这次弹劾蓝玉的乃是御史言官,那就用这十几个虾兵蟹将平

息众怒好了。

老朱的命令到达刑部后,整个刑部欢欣鼓舞,感觉这是法治的胜利,御史言官的胜利,文官的胜利。

然而,当他们乐颠颠地带着刑部的衙役去抓人时,却被蓝玉的义子给打了回去。

刑部尚书杨靖那叫一个气啊,一边气刑部的衙役是废物,一边气蓝玉的手下都是一群骄兵悍将。

然而,气归气,人还是要抓。

最后没办法,刑部尚书杨靖从兵部那里借来一百个人,这才将蓝玉的十几个义子给抓捕归桉。

期间衙役伤亡十三人,也成了蓝玉义子们罪上加罪的铁证。

本来刑部是想给这十几个人定个凌迟的罪名的,但老朱考虑到他们毕竟有功于国,将凌迟改成了斩首,也算是含有的体现了一次仁慈。

行刑当天,京城万人空巷地前去围观。

事实上,对于百姓来说,杀谁他们都围观。

因为反正都不认识,只要知道是为民除害就行了。

然而,文官们却大肆渲染这盛大场面,纷纷写文纪念,更有甚者将其投稿到皇太孙名下的三味书屋旗下的报社里,进行了长篇累牍的连载。

随着报纸的发行,整个金陵城的百姓都知道了这些人的罪行,对于朝廷此次诛杀十几个败类更加拍手叫好了。

朱允熥的报社,一直处于试运营阶段,只覆盖了金陵城和周边的几个县。

即使如此,依然引起轩然大波,让很多人意识到了报纸的重要性。

这是解奎等人怎样都始料未及的,哪怕是负责此事的齐泰,也被报纸的突然爆火给搞蒙了。

朱允熥也没想到,他绞尽脑汁地想打开报纸销量,最后竟然是在文官的帮助下打开的。

蓝玉看到报纸上长篇累牍的报道,气得在家里直摔桌子。可当他打听出报纸的幕后主人,竟然是自己一直尽心尽力维护的外甥孙,把他给气得当场写信跟朱允熥诉苦。

朱允熥也是通过蓝玉的抱怨,这才知道自己的报纸火爆了,甚至被一些商贩自发地带到其他地区销售。

据说生意还不错,各地县学的读书人,以及市井上识字的商贾,都对这东西很感兴趣。

在得知这东西每隔十天出一期,他们直接订了一年的报纸。

朱允熥对于蓝玉的抱怨没有任何感觉,反而觉得有皇爷爷帮自己修理一下蓝玉的「义子」们是个好事情。….

他相信老朱,肯定会把最好的留给自己,那些刺头之类的都会剪除。

因此,朱允熥直接给老朱写了一封信,告诉他随便杀,多给自己留点有用之人就行。

老朱也相信大孙能理解自己的苦心,所以在收拾蓝玉的时候没有半点心理负担。

老朱在接到大孙的信件后笑骂了一通,就将这封信当成个笑料,在朱棡陪自己吃饭的时候给朱棡看。

朱棡看到大侄子跟他皇爷爷如此君臣不疑,也为这对爷孙俩感到高兴。

不过,在看到老爷子对大侄子这般宠溺,朱棡心里又隐隐为大哥抱不平。

太子大哥当年为了保下恩师,那可是费了老鼻子劲了,啥时候有过这种待遇?

朱棡在京城呆了几天后,其他藩王也陆续进京了。

周王是第二个到的,到京城的第一天,就跟京营的人发生了冲突,嫌弃人家给准备的营地不好,非要让人家给他们换。

负责提督京营的乃是朱元章的二女婿梅殷,梅殷听小舅子的抱怨,直接将这事告到皇帝陛下那里。

老朱一听又是周王闹腾,只是让朱棡去处理一下。

朱棡的处理方法非常简单,把周王一通臭骂

,让他滚回王府消停呆着就算完事了。

周王不敢跟朱棡争执,只能带着几个护卫回了王府。

再之后就是蜀王、湘王,两人在拜见了父皇后,湘王出宫回王府,蜀王则去后宫拜见亲娘郭慧妃。

秦王来得不早不晚,只是进城后并未第一时间去拜见父皇,而是先回王府安顿了一番,洗了个热水澡,好好睡上一觉才去的。

老朱也非常亲切地接见了他。

「老二啊,今年咱大寿之时,你要是舍不得就别送了,可千万别像去年似的整个破碗来寒碜咱!」

秦王经过一年的调整,也从被骗的阴影中走出来了,尴尬地红了脸。

「父皇,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您就别提了吧……」

老朱见状哈哈大笑,留他在宫里吃了顿饭,就将他给打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