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卷:周边攻略之第十二章:黄红之争(一)(2 / 2)

明帝 长风 3720 字 2019-09-28

“微臣附议!”黄尊素跟着道。

“朕决定设立领海,凡属我大明靠海之领土向海洋延伸八百里皆为我大明之领海,但凡是各国商船进入我朝领海必须取得我朝的批准和悬挂我大明朝的海军蓝龙旗,否则一律视为敌船,予以扣留和击沉,若是两国交接处距离不足一千六百里者,则以平分之,只要我属于我大明的一块礁石,周围八百里的海

属于我大明的领土,今后任何人只要侵犯,大明海军 击!”设立领海一事朱影龙早就考虑过,不过一直条件没有成熟,就算设了,没有相应的力量守卫也只是一句空话,因此就搁下了,而此时条件已经差不多成熟,正好接萨摩岛津的水军来立一下威,震慑一下各 国。

众人都是玲珑心思,皇上这是借助设立领海,狠狠的教训一下萨摩岛津,顺便也在各国面前立一下威,告诉他们别把大明任何决策不当回事。

“皇上圣明!”五人皆含笑欠身异口同声道。

“前些日子,朕打算设台湾行省,你们内阁不同意,认为台湾人口太少,地方也不大,又孤悬海外,设立一个行省没有必要,朕考虑了一下,觉得有些道理,所以朕就没有再坚持。”朱影龙顿了顿道。

“皇上从善如流,实乃明君也!”徐光启欣喜道,内阁虽然决策权加大了不少,但若是跟皇帝闹出什么不愉快,绝对影响到朝局的稳定。

“徐老爱卿,你也别急着夸朕,这里有一道奏折,你们都先看看在说。”朱影龙微笑的将手中那道洪承畴从琉球用快船发回来的奏折递给了徐光启。

徐光启狐疑的接过奏折,内阁奏折是青皮面,军机阁的是蓝皮面,而他拿在手中的却是蓝皮面的,显然不知道是哪一个将军给朝廷上的奏折,而他却是内阁总理大臣,在其他四人的注视下,打开奏折封皮,迅速的浏览起来,只见他越往后看,脸上越是惊容越甚,到看完最后一个字,脸上却是惊骇之色,迅速的将手中的奏折交到孙承宗手中,努力的平复自己的情绪。

孙承宗脸色的变化也跟徐光启差不多少,显然这是一份直接上呈皇帝御览的奏折,孙承宗经手过,他还是知道的,只是他没有权力知道里面的内容,现在看到了,却也是跟徐光启一样的惊诧不已。

待剩下的三人看完,脸上的神色不一,但都是非常的震惊,这份奏折上的内容要是传出去,恐怕又要惹起轩然大波来,大明何曾做过这等夺人基业之事,这还是那个礼仪教化之邦吗?

当黄尊素恭敬的将奏折还回,朱影龙接过来扬了扬手,笑笑道: “五位爱卿,你们都怎么看这封奏折?”

“这个洪承畴的胆子未免也太大了,这么做要是传了出去,朝廷将如何面对那些个甘愿臣服的化外蛮夷之国?”孙承宗身为洪承畴的顶头上司,自是不能包庇这种胆大妄为的做法,不过他内心却是清楚,皇帝并没有不高兴,洪承畴的这种大胆的做法甚至还迎合了皇帝的心思。

黄尊素算是有些明白,这对自家百姓讲那个“仁恕”之道尚可,但国与国之间讲太多的仁义别人根本把你当冤大头,洪承畴上的奏折虽然看似大明有些霸道,但是实际上琉球并没有多少可选择的余地,只是一个渐变和突变的矛盾,其实是殊途同归,最后都还一样,只是渐变人更容易接受罢了。

“皇上,洪总司令虽然此举所有有悖朝廷对藩属国一贯的政策,不过琉球情况特殊,彼有都是中华之遗民,以前朝廷没有强大的海军,无力庇护,但是现在不同,若是让我中华之后裔再任由那倭人凌辱的话,我天朝还有威严何在,既是中华之民,必能接受我朝廷之统治,朝廷当为数十万百姓着想。”黄尊素避重就轻,不着痕迹道。

“黄大人莫非赞同洪承畴这等做法?”徐光启诧异的问道。

“老大人以为我等在此还能阻止得了他吗?”黄尊素反问道。

的确,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况且这还在千万里之外的海岛上,来往消息就要耗费十数日,就算旨意到了,恐怕一切都晚了。

五人皆把目光投降朱影龙身上。

“洪承畴既然想为朕开疆拓土,朕岂能寒了他的这一番心意,朕决定同意他的做法,不过,他这擅自做主,将朕‘先礼后兵’的当作耳旁风的行为却是不能轻易饶恕,朕先罚他与宋献策面壁思过七天,互相监督,再去掉他海军总司令官的之职,暂以代职,宋献策亦然,若是这一次他能竞全功的话,朕便去掉他二人的‘代’字,你们看如何?”朱影龙询问道。

“这,这……”孙承宗想说的是“这似乎太轻了!”的话,但是却最终没有能说出口。

高高的拿起,轻轻的落下,这就是朱影龙对洪承畴、宋献策二人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