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风起云涌 第十八章 黄金(2 / 2)

长风 紫钗恨 4957 字 2019-09-29

慕容风华思考再三,又看了眼小黑板上的指数,才说道:“去济南!”

钱清儿苦笑一声:“我们有机会看到那位吗?听说连两个师长都被拦在医院外了!”

慕容风华的答案是:“去,总比没去好!我们商人,首先要做到的是争取……”

很可惜,柳镜晓一听说她们的消息就做出了决定:“我的病情决不能向外透露,即便是两个女人可以保守住这个保密,但商人的嘴在利益方面是最不严靠……”

于是,两位富婆只能在济南继续等下去了。

柳镜晓这么久没现身,自然会有很多猜疑,而报纸对于柳镜晓的病情有着几百种说法,其中有不少报纸认为柳镜晓已经身亡,现在郭俊卿是秘不发丧,进行权力的再分配,为此还弄出一份详尽无比的名单,对柳镜晓之后的人事调动做了透露,至于消息来源,那便是:“本报自绝对可靠的消息来源……”

关系到自己的帽子问题,各省各师都是异常关心,每天都来电询问柳镜晓的病情及其它情况,甚至还有有个别中高级军官,扔下正常的日常业务,结果

至于权力再分配,大家也有些眼热,而中国人是最善于拉帮结派的,自然在这中间有些小动作,按柳镜晓的干部来源,基本来说,除了萧如浪营之外,当初定边军的各个营都有一个无形的小系统,以后又有“湖北入伍”、“四川入伍”、“山东入伍”等区别,自然是暗流涌动。

就连郭俊卿的命令,各省也有点阴奉阳违的举动。

而在安徽,张步云向陈云杰汇出一笔二十万元的款子后,陈升的十万大军也得到从汉阳兵工厂运来的大批弹药,当即开始了行动。

这标志着直奉之间的关系有所变化,当初赶陈云杰下台的是奉军,但今天奉军对直军的复起并不反对,他们感觉眼前的首要敌人还是在华北拥兵二十多万的共和军。

不消灭共和军,自然无法稳固地占据华北,而直军内部意见不一,关山河算是直军出身的将领,故旧很多,所以包括前鄂督南耀萧在内的意见都是“联关讨奉”,而柳镜晓也有这个意思,只是陈云杰对于关山河的叛变痛心之极,他说道:“旁人可以联合,唯独关山河不成!”

陈升先收编了赣省的匪部、民军、地方武装十余支,分别委以军师长名义,再以韩志国部为先导,以林一尘旅留守,自己准备带主力驱逐安徽督军胡杰如。

双方先是打上电文战,陈升以段铁民名义委任胡杰如为淮南林务督办,请他入江淮督办林务,结果胡杰如答道:“我这一辈子什么都干过,就是不会干大树!”

就是他肯带兵走,李何一和陈方仁这两位都不欢迎他入境,结果胡杰如表示请协调完毕再起程赴程。

陈升以皖省父老之名讨伐胡杰如,胡杰如以全军将领名义回敬,双方互揭隐秘,胡杰说陈升从来没读书,唯一一次进学校是进女校偷内裤,陈升说胡杰如年老不修,拿安徽人民的血汗钱养了二百多小老婆,又说他身老体衰,随时有中风可能,为了省政着想他才出来力挽狂澜,并派十二位医生公布不知哪来的病历……

纸上见得真功夫,陈升甚至以柳镜晓的名义去讨伐胡杰如,几天下来,陈升已经以一千多个名义向外发电,拖欠了十几万元的电报费,最后陈升沈鹰带韩志国的本钱冲在前方攻击,大军在后,胡杰如这几年来流年不利,屡战屡败,特别是前次会同李定远攻鲁,部队损失极大,现下只有三四万人,哪敌过陈升的大军,只能节节败退。

不过他却是做好流亡政府的准备,他是柳镜晓承认的安徽督军,陈方仁和李何一不会坐视他失败的,济南也同样不会。

果不其然,战线一开,陈方仁和李何一就向皖军接济军火,只不过济南方面没下命令,不好直接派兵。

当天晚上,李何一和陈方仁都收到济南郭俊卿亲自签署的命令,让县长、团长以上级别的干部立即坐火车到济南开会,师长、厅长级别的干部随身可带两名警卫外,其余一律单身前往。

一时间东南各省的议论就更多,有北京方面的报纸宣称这是要把各级干部骗到济南软禁起来,还有的说要进行人事大变动……什么说法都有,各方的反应也不一样。

……雪白的病床,漂亮的各位夫人柔声软语,不同以往的细微照顾,大段的空闲时间,温和的阳光……除了良药苦口,伤痛隐隐发作之外,柳镜晓觉得这一切是那么美好!

这不,纪梦儿吐气如兰,轻轻吹着调羹里的莲子汤,等火候差不多才温柔地喂进柳镜晓的嘴里,这段时间他完全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来的日子。

柳镜晓望着阳光中的纪梦儿,总是有着无限的欣喜,纪梦儿轻声说道:“镜晓!好了没有?”

巴达维亚。

尼德兰属东印度总督让平阁下,在整齐的军乐声有着无限的悲哀。

“我是最后一任的东印度总督了,可爱的费资本先生,以后我们不能再进行那些快乐的合作了……”

费资本把眼睛放在停泊在港口里的“大阿尔比昂号”上,他是那么幸运,在南方的作战他甚至连一点血丝也没粘上-那是因为大阿尔比昂号抛弃了海面上挣扎的伤员,成为被击沉军舰上高级军官的私人俱乐部。

当然,舰上有每天不变的西式大餐,变化的只是大餐的样式,还有可人的姑娘,这让高级军官满意极了,于是在航海日志中,“大阿尔比昂号”成为南方联合舰队表现最优秀的一艘船。

只是眼下费资本有着更深远的打算,他一边看着“大阿尔比昂号”,一边冷静地说道:“是啊……那是多么愉快的经历啊……可惜就要结束了”

两个东印度公司之间的贸易,尼德兰方面总是由总督大人亲自出面,对于这位总督大人,阿尔比昂人的报纸有着极高的赞誉:“整个西方世界最能干,也是最清廉的一位官员……”

当然了,那都是费资本收买的记者代笔写的,两个公司之间的贸易总是那么不幸,双方都对自己的股东表示在贸易出现了巨额亏损,不过对于费资本和让平总督来说,还有更美好的回忆,那就是:走私……

总督大人有六分之一的时间是亲自带队出去巡查,抓到走私贩子就地处决,这保障了双方在贸易方面的独占性和最高利润,至少费资本就很清楚,让平在其中捞了多少。

不过他对这个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另一点:“我的总督大人,您没有什么东西需要我这最后一艘船带到本土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