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回(2 / 2)

以前她少在家,哪怕在家,爷奶他们几乎整天在养鸡场。偶尔回来吵架,春妮一时劝不住还能出去躲清静。

在这里她没地方躲,除非躲回村里。

春妮站在走廊窗边,犹豫着要不要订车票跟老娘回家过个安静年。

最后还是不忍心,毕竟老人一辈子没出过大都市……

就这么的,春妮在安平市痛并快乐地带着亲妈和亲爸一大家子游玩,后来去了老秋家。秋家虽没酒店大堂般宽敞华丽,却住得比他们舒服,陈家人看了眼馋。

可惜老秋说女儿一家子要过来,包括两个继子和女朋友,所以地方不够住。

住秋宝家更是妄想。

春妮怕秋家二老当着她的面不好对自家人撒谎,抢先说秋宝家锁了门,二老没钥匙,解除秋家二老的窘境。

不料,她的一番好心起了反作用。

因为这番话,陈家人回到村里到处说秋宝待两位老人不好,年节连房门都不让进。

后来,那番话被杨婆子、梅婶子添油加醋,成了秋家二老在城里受外孙女的气,看尽眼色,晚境凄凉。

传到最后越来越离谱,就差晚上蹲大街过夜了。

唯一的好处是,以后从上陈村出来的乡民们从不敢求在秋家过夜,怕挑起二老的伤心事,怕不孝外孙更加虐待老人。

那些巴望秋家二老过不好的人,也心安理得地呆在村里到处说:“金窝银窝有什么用?住得不自在,还不如自己的狗窝舒服。”

春妮回去听说之后被气个倒仰。

那是后话。

她一人在安平市与家人纠缠,秋宝等人浩浩荡荡回到东郊。

到了本家,意外发现公婆和一干叔伯、婶婆姨们先回来了。

家里有帮佣在,女士们没事干整天一起聊闲话,或者在附近溜达看山,眺望远景。

有几户闲不住的,在大宅院外边开辟田地种了菜。

子桑家国内外的农场牧场均与本家有些距离,要么在附近的乡邻,要么远在他乡,总之不在一起。

跟隐入人群的子桑族一样,彻底湮没在众多普通的农牧场里。除了部分做成营养品出售外,其他全部留给内部人员使用,不跟外边的绿色食品抢市场。

子桑家的产业总部当然是在海外,因为国内的尚未成熟,跟子桑少东家一样,有待成长。

他们不像姚氏、富氏等以姓为公司名称,而是另有名字。

其实,富氏财团、候氏以及其他公司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大名气。可是人们并不知道,这些大财团全部属于一家公司。

总部一向低调,如果不做统计,根本没人发现它是大公司。

子桑族的家族事业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过联姻。

与别不同的是,发奋图强的族人不太看重男女情.欲之事。

一旦决定联姻对象便是从一而终,从来没有所谓真爱甚至私生子女的出现。

为免嫡庶之争致使族人离心离德,族人们恭俭有制,严己律人,发展到今天终于成为一个庞大族群。

子桑产业的很多分支,就是联姻对象的家族企业所形成,被整体吸收合并了。

这,就是秋宝今年回来从族中妇人们那里了解到的。(未完待续。)<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