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节 海陆封锁线(2 / 2)

当然,这是一场日本人拖不起的战争,也是中国人不愿意拖的战争!双方60万大军,每天的消耗要用百万来计算,这样的战争,最好的结局就是速战速决。不过,这个道理是最常见的、最普通的想法!只是日本人当面鼓对面锣的碰上了一个怪人!这人就是龙剑铭。

按理说,中国刚刚经历了革命,内政尚未理顺,要征集全国的财力、物力、人才来打一场战争肯定是极端困难的事情。可在龙剑铭的心里,除了激发国民的战争情绪和民族自豪感以外,硬是强撑着不动用国家的经济根本,完全用自己的私产来资助国家经济建设和战争!可以这样说,在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下,对日战争成了中国经济建设的催化剂!

因为战争的需要,军事工业在快速发展,军队有了龙剑铭的财力支撑,对军事物资的采购显得很大方,使更多的投资涌向了工业,在主管部门的合理分配和引导下,迅速地建立着整体的工业体系。

因为战争的需要,大量的农民开始在爱国热情的鼓舞下离开自己的土地,当民夫、参军、进工厂、筑路、修军港、建机场,这样一来,农村的劳动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农村经济改革的压力大为减轻,中国以前一直存在的农民不稳定的隐患,在战争期间得到了消弭。

因为战争的需要,商品流通渠道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商路逐渐通畅起来。而教育、卫生体系也快速地壮大和健全……

当然,因为战争的需要,龙剑铭本人,也再次濒临穷困潦倒的境地。不过,对自己快要成穷鬼这件事,龙剑铭并不知情。目前,只有王镛、朱其琛和洪翰祥三个人清楚,加上知道一些情况的司徒燕和德龄,也不过是5个人了解一个事实:中国的对日作战,打得是龙剑铭的私产!

对此,王镛是很有怨气的!作为龙剑铭最放心的一个兄弟、同志,他一直担任着龙剑铭财务总管的角色,任务就是“大方”地把龙剑铭的亿万身家花出去!花到工业建设、交通建设、补贴财政、装备军队、大办教育卫生……等等方面,创造出以四川和苏南为龙头的全国建设热潮,也创造出中国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那个对钱没有概念的家伙,只知道在条子上、公文上歪歪扭扭签上自己的名字,来一句“找王朴之去”就了事……

所以,王镛在口袋快见底的时候,不得不找到朱其琛和洪翰祥想办法。当然,机灵的王镛没有忘记先给旧金山的吴良拍个电报,希望能从旧金山搞一笔钱来缓解目前的危机。也许,王镛的机灵有点过头了,出于维护龙剑铭个人利益的想法,他还找到了德龄。他龙剑铭不把自己的钱当回事,也得给司徒燕他们考虑一下吧?!找不到司徒燕,找德龄也一样,大家商量一下,怎么给龙大司令大总理留点老本吧!

从民族振兴的理想上来说,王镛能够理解并切实执行龙剑铭在财务上的一切命令。从个人利益和朋友关系上来说,王镛希望龙剑铭还是给自己的小家庭留下点什么东西。你龙剑铭喜欢穿军装,因为你本来就是军人出身的奸商,可奸商吝啬的本质是对谁的?不是对家里人吧?不是对如花似玉的三位夫人吧?就这一点,任谁都看不过去!

王镛蒙头蒙脑地一口气把自己兜里只有千把万美元的现实情况说了个透,把隐隐流露出为龙家人打抱不平的意思。这样一来,朱其琛等人倒不好马上说话。既然关系到龙剑铭的家事,总要等龙家的代表德龄夫人先说说吧?

德龄一听傻眼了,这样的事情她从来没有想过。结婚两年多时间来,北京额驸府的开销一直是她从结婚时各地送的礼金里面在出,前两天还加上了铁狮子胡同里面住着的两位“姨奶奶”,那开销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她从来没有想过要向龙剑铭伸手,也一直不敢问龙剑铭铁狮子胡同里面的事儿……德龄很清楚自己的处境,不就是一个倒台皇朝的格格嘛!龙剑铭究竟怎么看待自己还说不准呢!从去年回国之后,两人很少有时间在一起,说话的时间也几乎没有。那人整天不是跟行政人员谈话,就是跟军事人员开会,哪里还想得起自己是有三个老婆的人啊?

龙剑铭对司徒燕的感情之深,德龄很清楚;龙剑铭对珍妮的爱惜,德龄也明白;可他对自己怎么样?那就没有一点底气了!所以,德龄不敢在王镛等人面前说话,她的想法不过是来当听众的。

“朱部长,还是你说说吧,把军费除开,财政上能持平吗?军费的问题,我找旧金山想办法,他那边还捏着一笔钱呢!叫什么石油开发基金的。”王镛看德龄不愿意说话,开始还有点奇怪,可望深处想一想还是有道理的。德龄的处境是不太妙!这个慈禧老妖婆强加给龙剑铭的媳妇,以后的日子还不知道咋过呢!?自己也真笨,怎么拉德龄来这里呢?还是先把尴尬气氛打破再说了,总要商量一个办法出来啊。

“不行,不行!绝对平衡不了,除非……”朱其琛开口就是连声的否决,王镛不是开玩笑嘛!国内现在这么多投资项目,都等着钱用,税收又降到最低点,财政上靠得就是外来资金的支撑。现在,唯一的办法,咳!不如不说,总理肯定不答应!

“除非什么?有法子就说出来,大家商量一下,要不我只带问题去见龙先生也不是事啊!”王镛见朱其琛似乎有话没说,忙出言引诱。他已经猜到朱其琛可能的想法。目前,要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减轻对外来资金的倚赖,办法并不多。一是增税,这个事情提出来是肯定要挨骂的,特别是在前线打仗的节骨眼上。搞不好龙某人就给你来个“前线将士在浴血奋战,你在后面给他家里增添负担,那不是拆台嘛!”之类的话。其次是暂停一些大项目的建设,比如规划里的南北大铁路和陇海铁路的西段,还有海军三大基地的建设速度也要放慢……这也不行!最后一个办法看来是救命稻草了,那就是币制改革,变相捞钱应付局面。

“这个事情,还得跟杨、方二位先生谈谈才行。现在,任何增加国内民众负担,减缓建设速度的想法都行不通。这些办法真要能行,那要我们何用?老洪,是吧?!”朱其琛边说边看了一眼洪翰祥,然后不自然地整了整衣服的下摆,接着道:“总理给我们的任务是在保证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的前提下做到财政收支平衡,这是一个积极的、动态的任务,在财政上单纯靠节流是不行的,得开源!不能增税、不能减缓建设、不能影响既定的币值改革、也不能降低国防建设的速度和相应的水平。我看啊,咱们还得学学美联集团,从其他国家捞钱回来啊!这个事情,还真得开个大会,把杨、方、郑三位先生请来,再把张謇等实业界的名流请来,大家商量一下,怎么用中国的工业品打开国际市场!”

王镛沉思了一下,还是朱其琛的主意高,这招不仅没有减缓国内建设速度,相反的,如果真的能成事的话,对国内的工业和航运业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