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祭神(1 / 2)

愿生花 红纹刀 0 字 2023-03-09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华夏黔省,穷山恶水,崇山峻岭之间多猛兽毒虫。

龙阳镇,地处黔省西南位置,位于黔省与滇省的交界处,这里由于交通不便,几乎与外界完全隔绝,因此,这里民风淳朴,与外界的尔虞我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六月天,皎阳似火,人们本该躲在树下或家里乘凉,可是,位于龙阳镇南面的龙阳村此时却热闹非凡。

龙阳村,三面环山,山上古木参天,茂密的枝叶在大风的带动下,宛如海潮一般不断起伏,还不时的传来一声低沉的兽吼!村后的北望山上一条十来米宽的小溪,把郁郁葱葱的山林一分为二,直到在山脚的位置出现崖壁,溪水轰隆隆的从崖壁上奔腾而下,形成一个巨大的瀑布,犹如万马奔腾的轰隆声不断在谷中回荡,然后传出老远,溅起的水雾朦朦胧胧,宛若仙境!瀑布下端一个墨绿色深不见底的大水潭!水潭的边上,一座然高大的祭坛矗立在那里!水流绕过祭坛,然后沿着村子边缘蜿蜒着流出山外。

村子并不大,大约三百来户人,主要姓氏是陈氏,还有其他少数零散姓氏据说都是后来搬迁过来的;这里的人世世代代都以打猎为生,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活脱脱的一个世外桃源!

此时,龙阳村三四米宽的主街道上,前面两队一共二十四位全部由六旬却光着上身的老者,敲着锣鼓吹着唢呐开路,后面八个肌肉犹如虬龙的壮汉,正挥汗如雨的抬着一条面目可憎、长约八九丈的五爪金龙雕像;稍后的位置一群身着一身白色古装的少年男女端着鸡、鸭、鱼和一些装有果脯之类祭品的碟碟碗碗;最后面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跟了一大群人,每人手中都拿着三根点燃了的香缓缓的跟在队伍的后面。

原来,又到了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龙阳村每年都要在这一天祭龙神,祈求龙神保佑风调雨顺,安居乐业;据村里老人说,每年只要龙阳村的村民虔诚的祈求,龙王就会出现在祭坛旁边的白龙潭上施法,带来一场倾盆大雨!自古以来十分灵验!

尽管今年并不干旱,可是这样的祭神大会,由于以往每年都会进行,今年自然也不能例外。

祭神的队伍围着整个村子游走一圈后,渐渐向村头瀑布边上的祭坛行去,一路上街道两旁家家门窗全开,大门前都摆放着自家的祭品,女人们带着孩子虔诚的跪在香案前;远远望去,整条街道烟雾缭绕、人影憧憧,好不热闹!

祭坛十分高大,三四丈高,占地方圆大约五百平米,整个祭坛全由深青色的花岗石堆砌而成,呈圆锥形矗立在那里;四周的石壁上雕刻有各种各样的不知名的峥嵘怪兽图案!远远的便能看到,一排十多米宽的石阶直通祭坛的顶上。

祭坛的顶端是一个百来平米的小广场,广场中间一根需要四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合围、高达一丈有余的图腾柱,图腾柱下面是一个巨大的三足巨鼎和一张方形石桌;此时,一位须发皆白身着灰衣的赤脚老者手持法杖走出人群,看其模样,应该是祭祀;他大步来到巨鼎前面,将手中的法杖高举过头,高声喝道:“上香!献祭!”

随着祭祀的高声呼喝,人群中走出两位少年男女将手中粗如儿臂的巨香点燃恭敬的插进巨鼎里面,随即,身后众多身着白色古装的少年男女有条不紊的将祭品整齐的摆放在石桌上面。

“古训参上,敬天神鬼,行义有道,天神祝曰。龙阳镇民泱泱,义不行弊,天罪降之,凄心惶惶。东皇九日,罚殆浮莩……”随着祭祀高声诵读祭文,除了一边高声诵读祭文和舞弄法杖的祭祀之外,随行而来的所有人全都双手持香,拜伏在地。

谁也没有注意,在人群的最后面,一位十四五岁的小男孩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将头贴在地上,而是睁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正在舞弄法杖诵读祭文的祭祀看个不停。

小男孩名叫王远,祖籍并非本村,据说是十多年前其母王柔带着襁褓中的他由外地迁来,当时村里的大祭司见他娘儿俩无依无靠的便收留了他们,并召集大家在村子中间给他们盖了间小瓦房;平时,王柔除了带孩子以外,还帮着村子里的其他外出打猎的人们缝补浆洗,并且人们还发现王柔十分的有见识有文化,于是便将自家的娃送去请她教导,他们打回来的猎物便分一部分给这娘儿俩,从此以后这娘儿俩便跟大家一直生活在这里,可是,除了大祭司之外,似乎没有人知道他们来自哪里,但也没有谁去打听。

祭神大会一直持续到了下午三四点的时候才结束。

“娘,我帮您拿!”王远随手从身旁一名美fu手中接过果篮,他虽然才十四五岁,但个头却只比母亲矮一个头而已,稚嫩的小脸上一对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很是灵动;原来这位美fu便是王远的母亲王柔,她看起来虽然肤色有些黑,并且眼角出现一些细小的鱼尾纹,但是并不能掩盖她姣好的容貌与高贵的气质。

“远儿真乖!”王母抬起纤长却布满茧子的右手将被风吹的扬了起来的鬓角长发别在耳后,宠溺的摸着王远的头笑着说道。

“娘,龙神真的会出现吗?您见过真正的龙吗?”王远抬起头睁着明亮的大眼睛好奇的问道。

在他幼小的心里,自己的母亲博学多才、见识非凡,几乎没有她不知道的东西,就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祭司都经常虚心的向自己的母亲请教,而在这个时候,王远总是把小腰板挺得直直的,逗得王母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