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宝宝心里也苦(2 / 2)

其实,听名字就知道这《修行启蒙读物》绝对是个烂大街的东西。虽然说因为鬼怪作祟,这个世界肯定不可能再像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一样有“扫盲”运动。但是只要是认了字的,能够修行的,想要“研习”这本书绝对不是难事。甚至在一般的城市,这种基础读物在地摊上都随处可见也说不定。

他走回房间,坐到自己到这个世界第一天躺的床上,面色沉着的翻开了书本。

其实他的内心并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平静,作为一个生长在充斥“科学”时代的学生,哪怕他早已知道了世界的背面有鬼怪这种不科学的存在,可是当他真的要触碰这一切的时候,难免还是会有些紧张、兴奋、忐忑和期待。哪怕这本书从外表看就可以确定它的实际价值绝对小于等于以前的小学语文课本。

他最终还是怀着有些激动的心情,翻到了第一页。

有些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的作者真的是出乎意料的不用心。第一页的内容根本不是想象中的目录,或者说这本书不存在目录。整本书似乎就是从头写到尾,想到什么写什么的那种。

第一页是一张表格,表格中有些文字位于两端且一一对应。左边是修行的境界,右边是境界的大致描述。

李易梵花了约半小时仔细的看完了第一页,然后翻到了第二页、第三页、第四页……最终他花了不到八个小时看完了原定三天的内容。然后他合上书本,开始回忆这些内容。作为一名学霸,他深知第一次的记忆时间是多么的短暂,他需要复习,通过自己脑海中的记忆去复习,而不是那本无论是语言、描述还是排版都写的糟糕透顶的书。

太阳渐渐日落西山,月光已经悄悄的洒进了屋子,从中午开始,看了八个小时的书,现在已是晚上八点左右,哪怕是白天最长的六七月,此时也应该即将进入了夜晚了。

他静静的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脑海中整理着书中的内容。

人想要修行,首先要读书,这读书并不是随便什么书都可以的。其中以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写的经典最好,其次为各教派教义,再次为后人对神话人物及教义的解读。当然,这种排序并不是绝对的,若是后人对神话人物,甚至是对道的解读在前人先辈之上,那么这种排名也不是不能被打破。现在始元帝国,即原夏国中,以道佛两者为主流。

当人读了书,书中对道的感悟就会潜移默化的刻在人的身体中,读的书越多,刻印就也就越多,这个境界的人称为蕴道境。

而刻印在身体内会慢慢汲取身体中的能量,然后释放另一种特殊的能量――真元。

当书读得足够多,身体中的刻印也会增加,当多到一定程度后,刻印会在身体表面浮现而出,形成特殊的道痕。道痕的样子位置各不相同,有的是一道水流,有的是一口剑,还有的人道痕是一位美女,值得一提的是拥有这个道痕的人,是位男子……

这个境界人们称为明道境,修己明身,见痕明道。

据说这个道痕的样子越不平凡,代表的意义越是特殊,这个人未来的成就也越大。始元帝国的开国始祖,传说现任的谆示褪嵌钔废秩赵拢股瞎辞嗫眨嗜赵碌笨罩瘛

所以也有人将这个道痕称为天命道痕。

当然,作为一本烂大街的书,内容肯定不可能很全。有一点很重要的知识李易梵没有从书上获得,那就是这个道痕并不只有露出来装逼这一个功能!它还有一个重要的能力――沟通天地!

人的身体就算有再多的奥秘,但他体内的能量终究有限,哪怕每天吃很多很多东西,积累一辈子,换算下来也没有多少,再算上刻印转换时的提纯压缩等损耗,这个数字就变的更少了,这个时候人们就想起了上古流传下来的一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于是,人们尝试着师法天地自然,从中寻找变得更强大的方法。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前辈发现如果将天地元气吸收进道痕,天地元气就会被转换成真元。而且不仅这个转换效率比刻印自然转换高出数十倍,质量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毕竟人体多为后天之体,藏污纳垢,不可计数,转换成的真元自然含有不少的杂质。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