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百废待兴(2 / 2)

不称职的兽医 开阳 5634 字 2019-09-29

“争啊,你们到是争啊,看看你们多有出息,就为那些个装备什么袍泽之谊都不顾了,丢不丢人啊!”我用异样的腔调说道,众人都羞愧的低下了头,刚才确实有些过分了。

“好了,我看这样吧,此次北京战役,众位将军都有功劳,这我们是清楚的,各支部队也都表现不错,所以我建议以原关宁铁骑为核心建立东北军团,负责辽东以及京畿重地的防卫,除一部驻扎在北京和山海关之间外,主力部队设在天津;吴雨龙部整合安徽和山东各部建立华中军团,负责河北以及山东的防务,主力部队驻扎在徐州,压制河南的洪承筹部,同时防范江南的史可法;佟养性部基本满编,由乙种兵团升级为甲种兵团建立华北军团,主力驻扎在太原,不断蚕食陕西,要给孙传庭部些压力,让他们不敢异动;最后是鳌拜的甲种兵团,这次沙河阻击战他们打得极为英勇,也打出了我军的士气和威严,既然我们的敌人管他叫魔鬼军团那就叫魔鬼军团吧,该部仍旧驻扎邯郸,就地招募士兵直到满编为止,作为我军的机动力量协助华北和华中军团扼守山西至山东一线。你们看这样的安排怎么样啊?”

“好,好,先生说的自然是好!”我这样安排当然是皆大欢喜,众人都升级破格,大家都有新的装备,弄得人人高兴,对我感恩戴德。

“各军团除配备一个甲种兵团外,还需在防区招募一个乙种兵团,编制同样是五万人,当两个兵团都形成战斗力后,升级为军区,再适时出击。甲种兵团士兵的军饷仍旧按照原来的标准发放,乙种兵团减半,体谅一下吧,现在用钱的地方太多,财政吃紧,甲乙兵团仍旧按照原来的模式负责军屯,收获归各军团自由调配,但是我事先警告你们,军屯用地只可以用无主之地或者是自己新开垦的土地,一旦被我发现那支部队侵占百姓的天地,该军团立即降级,军团指挥马上撤掉,你们各军团间也可以互相监督,举报有奖。元帅,你说呢?”我补充完后又向袁崇焕问道。

“嗯,先生这样安排确实周详,元素佩服,只是多尔衮一部又该如何安排呢,要知道这次战役的关键在于多尔衮成功的切断了皇太极的后路,否则女真人绝对不会乖乖就范的。”袁崇焕确实提出了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多尔衮一部还真的不好安排,让大量的女真人和蒙古人入关,很多人都不容易接受,同时我也要考虑投降的代善等女真贵族,这些人的安置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再拖下去恐怕不是办法。

“元帅说的是,以元帅的看法呢?”我将这个包裹一下子丢给袁崇焕,让他去伤脑筋好了。

“这个么,女真人和蒙古人天生好勇斗狠,是优秀的骑士,长期以来这些塞外民族一直对我们中原形成威胁,难得有这么好的契机,我认为不应该将他们孤立起来,而是要联合这支可贵的力量,当然塞外联军要派上用场还需要一段时间,他们内部族群的问题十分复杂。但依我看可以建立一个类似于成吉思汗时代的金帐汗国,归属于中央王朝,但同时要有一些自治的权利,否则过分的干涉会带来相反的效果。”还真没有想到袁崇焕和我想的差不多。

“可是谁能保证他们一旦强大之后不会像蒙古人一样再来侵略中原呢?”李岩不无担心的说道,将领们当中很多人也都抱着相同的忧虑,尤其是那些非辽东系的汉军将领。

“谁说我们会侵略中原,若不是明朝的狗皇帝欺人太甚,我们女真人也不会造反的,当初太祖努尔哈赤告天七大恨难道你们不知道么,明朝简直就不把我们女真人当人看,还说我们会侵略中原,就是侵略那也是明朝逼出来的。”一听这话鳌拜坐不住了,当先站起来驳斥,其他一些蒙古和女真将领也纷纷站起来驳斥这种观点,要知道我部队的底子可是当初跟我一起进朝鲜的那几万人,当中少数民族的比例确实不少,此时虽然主要都集中在多尔衮那里,可是仍在军中有不小的影响力。好在潞王还在邯郸,否则单是狗皇帝三字绝对让他下不来台。

“好了,好了,这不过是一种忧虑罢了,犯得着这样光火么,李岩也是从大局着想,既然是假如,那就是假定的,当不得真。”我从一旁开导道,但是确实也为满汉之间的这种不和谐而担忧。

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首先取决于社会财富积累程度,只有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城市商品经济才有可能成为主流的生产方式,通过诱发思想文化领域中的一系列蜕变对皇权制度发出历史性挑战。而每次游牧民族的入侵都必然发生大规模的抢劫杀人而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流失,使整个社会变得贫穷,自然经济重新成为社会经济的主流,传统的皇权制度又变得适合生产方式了,结果是入侵的游牧民族要么汉化,要么用汉族的制度统治汉人(美其名曰“被同化”),社会又重新出现“大治”的假象。这样,在中华大地上就不断地重演着辛苦300年被洗劫一空,再从头再来的惨剧。

但是总不能将塞外的少数民族都杀光或者是驱逐到欧洲去吧,那根本就不切合实际,真是让人挠头的问题,民族纠纷一日不解决,就很难腾出手来去考虑江南的问题。

“疑人不如强己,只要自己实力庞大还用担心别人来惹么,我看我们应当效仿唐朝,以开放的态度去对待塞外民族。这些塞外部落世世代代以放牧为生,缺少必须的生活用品,而中原经常采取紧闭门户的策略来防范塞外民族这倒起了相反的作用,商品不能很好的流通,塞外的部落得不到食盐和粮食以及布匹或许只能通过侵略获得。至少目前我们这里是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的,我们应该像以往在辽东一样视他们如兄弟一样,并且鼓励满汉,满蒙,蒙汉通婚,通过血缘的纽带将大家联系在一起,毕竟我们现在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钱为什么不大家一起赚呢。”我耐心的开导众人道。

“先生这话说的对,要是大家都有钱,都有粮食也就不用去打架了,我看不论是满人还是蒙人,性格开朗直爽,不会做作,交朋友是很容易的,至于做买卖也不难么,你们看,辽东的满人和蒙人就很会做生意,他们用战马和牛羊和汉人交换粮食和布匹,同时也向汉人学习耕种,汉人呢则向他们学习畜牧,这种相互的交流就很值得借鉴和提倡。好多事不一定要用拳头来解决的么!”邓希贤半天不说话,一说话就不忘他的生意经,要说做生意少数民族当中没有比我的老丈人塞桑最会做生意的了,现在他已经成了辽东最大的牲口贩子,我军采购的战马几乎都是经过他的手,而他部落的所在地也成了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对,说的对,我看一切都应该从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开始,满人和蒙人缺少工匠,他们在后勤补给上还存在困难,再说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大草原上,已经习惯了放牧生活,只要我们将所谓的边境彻底打开,让商人们来往中原和大漠之间,我想战争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大家都有钱赚何必打仗呢。”我顺着邓希贤的话往下说,解决民族问题绝对不是一个短时间的问题,相互的尊重和信任更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建立起来的,那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能否都向这个方向努力。

在这点上我留了后手,辽东以及朝鲜等地的军工企业几乎都控制在我及邓家以及光海君的手里,多尔衮的每次军事行动所需要的大量物资也都是由这两地调集的。没有工匠他们就得不到兵器,随着火器时代的来临,长矛和弓箭已经不能起主导作用了,而火器的制造更是完全掌握在汉人的手里,没有火药没有子弹,手中的火枪就是一条烧火棍。

没办法啊,不留些心眼不行,多尔衮的势力越来越庞大,偏偏他在历史上还是一个十分有野心的人,我不知道自己对他的影响有多大,能否打消他的这种对权力的渴望,所以只能尽量的疏导,让他将目光放在更远的远东,只要他在不断的征伐,他就需要我们的武器和弹药,也就无法和我们翻脸,等到中原真正实力强劲的时候就不怕这些了。

欺软怕硬这几乎是人的天性,唐代所谓的“盛世”实际上不过是周边的游牧民族汉化后使汉族失去军事上有力竞争对手的假象,尽管这不足取,但是却是目前唯一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