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青龙战铠(2 / 2)

这会儿的孙凌云一身青色的重铠,两个护肩斜挑向天,护臂护手上也是同护肩一样云纹缭绕,小手臂上长窄的骑兵护手盾呈流线型斜挑向外,护胸甲则是像是两支龙爪扣合在了一起,微微形成了向前突出的尖锥状,护腰处也不再是一条窄窄的皮带了,而是一整块呈长方形的青色带鳞甲的软皮被一条比正常皮带大小略宽的,由一个个椭圆型铁环扣连接起来的铁束腰给束在了腰间。护腿则是长靴式的,靴跟处有两个飞云状的外饰向后伸展。背后还有一条齐肩宽,长仅及腰的红色披风,这种大小的披风避免了战斗中对动作的阻碍,同时兼具美观,更重要的是,它更像是一面旗帜,事实上所有的故宋骑兵几乎都有这样的一件披风,当大队的骑兵奔驰之时,犹如漫天的火云袭卷而来,这种景象在现实世界中,仅在北宋初期打天下时出现过,后来由于一直没能夺回河套,骑兵的规模始终得不到扩充,随着对辽战争的失利以及文官集团对武将的打压,红云漫天的壮观景象再不复现,顶多是步兵们的毡帽上的红缨在大规模的步兵布阵时让人能回味一番,但那步兵阵显出的‘点点星火’实在没有燃掉辽、西夏以及金和蒙古那些以骑兵为主的国家的进攻,这不得不让人为之一叹。说到红缨,就不得不提到现在孙凌云脑袋上的头盔了。那是一个青色的,龙头状的头盔,其形状不再多述,若有想象不出的,可参考网络游戏奇迹中战士的火龙套装中的火龙盔的形状,或者参考八十年代tv版动画片圣斗士星矢中刚开始出场的紫龙的圣衣部件中头盔的样子。不过孙凌云的龙头盔顶上竖着一支大概小半尺长的尖锥状饰物,锥尾和头盔的连接处,则是一团鲜红如烈火般的红缨。

说实话,孙凌云对这身帅掉渣的装备真是满意到了极点。至于万里追风那一副黑色重装马铠的样子,只能用坦克这种感觉来形容,恐怕也只有万里追风的力量才能举重若轻地披着这身重铠跑出轻骑兵般的速度。马头的面甲额上还装有一支螺旋状的尖锐的撞角,猛一望去,倒像是一匹雄状的黑色独角兽。

孙凌云欣赏了自己和万里追风的这一套拉风造型后,向赵启道了声谢,然后跟随韩星一起向前方的骑兵队伍奔了过去。在往前线奔的路上,孙凌云从韩星处得知了自己这身战甲的来历。这是故宋国王牌军队“铁浮图”重骑兵队伍中统领级将军以上,且必须至少是筑基期以上的修仙者才能获赐的青龙战铠,普通的重骑兵和将领是没有资格穿戴这身铠甲的,因此这身战铠是否还有其他的一些特殊功效就不是韩星所能知道的了。听着韩星那一番带着羡慕口吻的解释,孙凌云也明白到了,自己这身看着像是随随便便拿来送人的战铠可并不是那种能够量产的普通货色。想想也是,如果这东西那么好造的话,那早就给所有的骑兵队伍进行换装了。那时不说称霸天下,至少武力方面就不是任何一个国家敢于轻视的了。

很快,两人来到了骑兵所在的前线,韩星给各位骑兵将领简单介绍了一下孙凌云,并很快为他安排好了随他一同做为前锋准备冲锋做战的将领和部队。那些将领倒是对这种空降过来的前锋领军没闹什么情绪,毕竟仅仅是孙凌云身上这套穿着打扮,就足以让那些将领明白人家不是来这里图谋他们的什么职位的。能穿着青龙战铠的人,真心不可能看得上他们这点职位。

一切准备就绪,骑兵部队已经再次与故秦国的盾阵拉开了距离。跨马提槊的来到阵前,望着前方堵满了只够六七匹马并行的山谷道路的故秦国盾阵,一股热血澎湃的感觉油然而生。缓缓地拉下了青龙盔附带的面甲后,手中马槊斜指向天,运气丹田之气,高声喝到:“我将带头冲锋,为了我们的国土,为了我们的家园,为了我们的荣耀!大宋!”

“大宋!”被一句话激起了血性的骑兵们高声喝着,渐渐地合成了一个震动天地的声音。

随后骑兵们动了,缓缓地提速,最终形成了一道滚滚地洪流,在山谷道上席卷而过。那一袭袭地红披风,由远望去,仿佛一条火龙由沉睡中醒来,咆哮而起,欲一飞冲天!chapter();<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