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流民四起(2 / 2)

而与边城县相连的一些县城不仅向朝廷请求了支援,还向边城县发出了求救书信。

边城县击败蒙古人的战绩已经在周边传开,俨然成为了他们心目中,最后的一个救命稻草。

可惜,边城县同样是派不出多余的士兵,现在本身都要小心的防备蒙古人的袭击。

何况这些县城,堡垒都没有重新修建,一时之间还不能使用,而且蒙古人都已经入侵进了县内。

张铁可不会认为,现在他们的士兵有能力与蒙古人在没有城墙的帮助下,能够击退蒙古人。

在平原野外作战上,拥有战马和骑射本领的蒙古人,完全可以碾压现在的张铁,兵种的克制实在是太大,除非张铁的弓箭兵增多,或者是有骑兵。

张顺认真的把不能前去支援的原因写好后,交给了对方派来的人,不行就是不行,张顺和张铁可不会做无用的事情。

没有得到支援,这些与克烈部落联盟相接的县城,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蒙古人在自己的土地上任意妄为了。

好在这次的蒙古人的打草谷不知道什么原因,比起以前来,这次打草谷的时间要短了很多,以前都是要掠夺将近十天半个月的他们,这次只进行了三至五天。

虽然打草谷的时间变短了,但是,被抢夺,被烧毁的粮草也起无数。

他们把不能带走的粮草,都一把火给烧了。

被抢夺了粮草的百姓,今年可以说是颗粒无收了,而且家中的余粮,也多被抢走。

一时之间,百姓们只好卖田卖地,更有的甚至是卖自己的亲生女儿,为的,只是让自己一家能够度活下来。

不过有的家人已经没有土地可卖,也没有女儿可卖,或者是不愿卖自己的女儿,这些百姓,只能离开家乡,背上为数不多的行李,带上家人,做起来流民,逃往内地或者是边城县。

逃往内地的人,远远没有逃往边城县的人多,而且逃往内地的人,多是在内地有亲人的人,只有少许了无牵挂的人逃往内地。

至于为何大多流民要逃到边城县去,其实道理也很简单。

首先一点,自然是因为边城县是官洲内,除了关口以外,唯一一个能够击败蒙古人的县城,逃往边城县,最起码在安全上获得了保证。

其次,是边城县内,已经山贼,不像其他县,除了要防备蒙古人的来袭,还要忍受山贼的烧杀抢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边城县现在的政策~土地政策。

半个多月以前,为了应付粮食危机,张顺当时发布了一条关于开荒的条令,凡事荒地都可以开垦,免税三年。

当时这个条令就已经让其他县内的一些土地少的百姓心动不以,只是因为还能过的下去,再加上不想离开家乡,这才没有来边城县。

现在已经是没有了自己的土地,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民,边城县有这么好的条令,他们自然会来了。

这么好的条件,无论是流民还是普通百姓,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好的机会,一个重新让自己再次拥有土地的机会。<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