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临危受命(2 / 2)

武林帝国 骁骑校 3595 字 2019-09-30

元封暗道这可是你们自己送上门来的,他当即点了九十九名精骑,连同自己一共是百人,全都不穿甲胄不戴头盔,只携带弓箭马刀,悄悄打开城门,城头上铰链哗啦啦一阵响,吊桥轰然放下,百骑奔涌而出,一箭之地不过两百步而已,骑兵们全都骑着伊犁健马,冲刺速度相当之快,还在马背上就抽出骑弓射了过去,突厥侦骑猝不及防,慌忙上马迎敌,哪里还来得及,元封一马当先长刀过处,血肉横飞,其实突厥军的素质和凉州军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大家都是常年在马上讨生活的,打仗讲究的就是个气势,面对百万连营依然开门迎敌,这本身就是一种勇者气概,百骑狂风般卷过,突厥侦骑尸横遍地,竟然无一生还,远处的其他突厥骑兵赶过来增援,元封带领的骑兵已经施施然返回了城内,城上箭如雨下,将尾追的突厥兵射退,这一小仗分明是打赢了。。

望着突厥骑兵无奈的退走,城头上欢呼一片,张副帅—现在得称之为张大帅了,实在是太提气了,和大公子曹俊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差地别,有这样的大帅领着打仗,就是死了也不窝囊。。

……

赵定安来到东门,见数十辆装潢精美的马车堵在门前,人喊马嘶乱成一团,衣着锦绣的男人们围在城门口骂骂咧咧,女人们从车厢里伸出头来哭着嚷着,小孩子哇哇哭闹着,还有猫狗也跟着叫唤,原来这些人都是城内高官的家眷,他们的信息比较灵通,已经听说突厥大军杀到,曹俊已经逃命去了,既然大公子都跑了,说明凉州是真保不住了,于是他们赶紧收拾细软携家带口欲从东门逃走。

围在城门口的男人们不是富商就是官员,说起话来自然是颐指气使,他们粗暴的推着拒马鹿砦,大声叫骂着,让士兵打开城门,士兵们手足无措,对这些人是不敢打也不敢拦,幸亏赵定安赶到,跳下马来用鞭子一顿猛抽,打得他们连连后退,镇住场面之后,赵定安道:“想出城的都给我滚到城墙上去看看!”

带着一帮人爬上东门城楼,放眼望去只见远处烟尘滚滚,数支突厥骑兵正在来回穿梭,这帮人立刻傻了眼,赵定安冷笑道:“想出城的话,我这就开门放你们走。。”

无人答话,一群人灰溜溜的下城,驾着马车回去了。

太阳渐渐升起,街上的人多了起来,对事态一无所知的百姓们好奇的发现街上停满了豪华马车,那些达官贵人们并未回家,而是当街议论起来,这些人的见识远比一般百姓高的多,头脑转得也快一些,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了半天便得出一个结论,逃是逃不掉了,若想保命的话,唯有献城投降一条路可走,伸手不打笑脸人,突厥人再野蛮也不会和金银财宝过不去,大不了各家出点血,求个平安还是可以的,眼下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劝说军队投降。

达官贵人们驾着马车来到西门附近的军营,吵吵嚷嚷说要见这个将军那个将军,他们都是有身份的人,自然在军队中也有些熟人,士兵们不敢硬拦,放他们进了军营。

元封正在接管王威的指挥所,各种地图沙盘令箭令旗、花名册、辎重粮草兵器档案等等千头万绪,他毕竟年轻,只统带过千余人的部队,乍一接触这些东西也觉得脑袋大,正无从下手呢,忽然外面一阵喧哗,士兵进来报道:“大帅,城中父老求见。”

元封赶紧走出节堂,只看见中庭站了一大群脑满肠肥之徒,正乱哄哄交头接耳着,如同一堆苍蝇。

见到元封出来,众人有些吃惊,但很快便镇定下来,七嘴八舌道:“张副帅,你不能把我们往火坑里推啊。”

元封道:“这话从何说起?”

一人站出来道:“古人有云,识时务者为俊杰,凉州危在旦夕,与其死战不如速降!”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