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七百骑(2 / 2)

这个时候,懂得在战马奔腾之时,开弓杀敌的已经不是一般地士兵了,最起码也是个小校。幸好就是这些士兵大多都懂得使用弓箭,只是没有尝试使用而已。薛冰现在也没有时间再进行培训。只得从中挑些射的不算太离谱,起友能够向着目标方向射出箭的骑兵。

左挑右选下来,原本两千余的骑兵部队。只有不足七百名士兵符合薛冰的要求。不过这个数量倒是让他很满意。将其余的战马全部征调了过来,恰好可以满足一人三马的这个要求。这么一来,骑兵的机动力可以保障了。

另外,薛冰在清点张任送来的物资之时,发现内里竟然还有三百张连弩,这却让薛冰心中大喜,忙将这三百张连全部都给自己这支骑兵部队配备上,另外他自己的部队中还有五百张连弩,薛冰也从中征调了四百张,凑成七百张,刚好一人一张.

不过,携带了大量地连弩的这支部队并没有携带大量地弩箭,而依旧是大量配备普通的箭枝。

原因很简单,因为连弩的不方便性。这个由诸葛亮设计的武器,小说整理发布于www.ㄧ 6.cn在重量上以及使用上都不是十分地便捷。尤其是装填驽箭之时。特别的费劲,在马上根本就无法进行装填。所以,在持续作战时,连弩的作用远没有步兵使用来的大。是以薛冰决定自己这七百骑兵带上少量的弩箭就足够了。将其仅仅是作为一次强力打击的武器来使用。普通攻击依旧是要靠长弓。

薛冰的部队征调,重新组成足足进行了五日。直到得第六日上午,薛冰终于看到了自己这几日忙碌地成果。

当两千一百匹战马,加上七百名精锐的士兵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时候,薛冰咧嘴笑了出来。

赵云在一旁更是道:“某从军几十年,今天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骑兵部队。也许,称之为数百名骑着马的。”

只见得每一名骑士身旁都立着三匹战马。这三匹战马上面悬挂着一张巨型的连弩,另一边挂着满满一囊的弩箭。这囊却是特制的。内里装着五十枝弩箭。

另一匹马上则挂着一张弓。两侧则挂了许多个箭囊,内里依旧是塞的满满的箭枝。最后那匹马上挂着几个袋子,从外面看不出来那是什么,而薛冰知道。那里面装的全部都是拿之可食的干粮。另外每匹马的脖子都挂着水壶,里面装的自然是清水。

再看这些骑士,相对于他们的战马来说,这些骑士身上的装备就简单的多了。每个人皆披着柔软轻便的皮甲,背上背着一张长弓,腰上悬挂着一柄大刀,后腰上则悬着一壶箭。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回头看看薛冰。却见其一身银铠,赤色披风加上那柄血龙戟,一样都没少的带在身边,赵云遂一脸不解的道:“子寒先时为云解说此军之时,只道此军最重要的便是轻便快捷,那些战马上虽然所带东西颇多,但恐怕一战之后就会消耗许多,而且又是三马分负,费不了多少力。但即使如此,兵士们依旧只能着皮甲在身。以便提高速度。何以子寒却全身披挂?”

哪知薛冰嘿嘿一笑,答道:“子龙忘了冰之坐骑,乃是卷毛赤兔?以此马之脚力,纵使冰全身披挂,也非这些寻常战马所能比拟。而且冰另备了一匹马,只待赤兔马疲累之时,便换而乘之,以赤兔之神骏,只需要半日便可恢复。”

赵云笑了笑,言道:“却忘了子寒所骑乃是当世神骏!"随即又道:“子寒准备何时出发?”

薛冰道:“既然已经整合完毕,某这便引军出发。而且前几日我已经修书一封,使人送往长安去了。着张任将军兵出长安。于长安北面摆开阵势,震慑曹军。”说罢,心里则道:“同时,我还密书一封,唤回了分散于长安与潼关之内的一百飞羽军。”这一点却没有说于赵云知,因为他觉得没什么必要。

赵云点了点头道:“既如此,云明日一早便也引军出发,以期早日到达秦川!”薛冰不言,只是默然点头。

正于此时,披着一身皮甲的糜芳行到薛冰面前,小说整理发布于www.ㄧ 6.cn恭敬道:“将军,一切准备就绪,是否出发?”

薛冰闻言,对糜芳道:“出发!”言罢,与赵云道别,上了自己的赤兔马,率先望城外而去。而那七百骑兵见状,又接到糜芳号令,当下便尾随其后,先后奔出城去。

却说这七百骑,因为一人三马,声势与两千无异。浩浩荡荡奔出城外之后,薛冰与糜芳简单地查看了一下方向,便向着武功的位置奔去。一时间,只见两千余匹战马奔腾而过,在平原上带起漫天的尘土。待得那些尘土散尽,这七百骑却早已消失在了地平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