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蒋干 杨仪(2 / 2)

“你是何人,晋王面前那有你说话的份,还不速速退下。”文丑拔刀而起,大声呵斥。主要是给荆州的百官来几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晋王的威严。

“大王,大王,微臣是来立功的,微臣是幕僚蒋干。”

“蒋干?”我对文丑摆了摆手,心想,名人越来越多了,你也出来了。

蒋干长的一表人才,非常俊逸,只是混的挺落魄,连个别驾都不是,充当幕僚,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怎么看都是个穷酸。

蒋干一看文丑退下去了,心中大喜,撞着胆子道:“大王,小人以前和东吴大将周瑜是同窗好友,今日大王百万雄师到此,小人愿意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周瑜来归降。”

我心想,蒋干看来是没什么本事了,左右也不过就是这一条计策,还让人家周瑜同学给耍的团团转。。不过,他这个同窗的身份不去劝降,却可以做另外的用处。

“原来是子翼先生,快请上座,寡人在冀州的时候,听说过先生的大名。听说先生的才华在周郎之上,怎么到现在还是个幕僚,看来刘镇南不会用人,寡人封先生为晋国侍中,回头跟寡人回邺城去。”

蒋干实在是连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这辈子还能当官,而且官位还不小,认定了我是他的再生父母,跪在地上,鸡啄米一样的磕头:“多谢大王,多谢大王,小人一定竭尽全力,说服周瑜来归降。” “不必,不必,子翼你误会寡人了,不但是你误会了,现在很多人都在误会寡人,认为寡人有意,要出兵东吴,错了,大错特错。本王此次出兵,纯粹是被蔡夫人和蔡瑁将军邀请来的,顺便想和刘备算算旧账,绝对没有图谋江东的意思。。吴王孙权,和寡人相交十年,情同兄弟,寡人怎么能对他的土地有非分之想。子翼,既然是周瑜的同窗,寡人就派你去东吴走一趟,你去吴郡面见周瑜,跟他说清楚,本王平定江陵之后,即刻退兵,绝不会耀武于江东。对了,拿纸笔来,寡人写一份契约,假如,吴王孙权,不站在刘备反贼一边,和寡人作对,江夏郡,就权当是送给吴王的谢礼了。子翼,只要做成了这件事,赏赐黄金千两。”

蒋干揉了揉耳朵,心想,靠,还有这种好事,这也太容易了。孙权再笨也不敢和拥兵百万的晋王作对,况且还有江夏郡这份厚礼,此事可以说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大王,小的,这就过江去,这就过江去。”

刘备,这回你还不死。

我拿着文官的名册一一对照,看到上面有写着,杨仪。。连忙问道:“参军杨仪,来了没有。”

“大王,末将在。”一个五短身材,枯瘦的儒生,站了出来。

这就是杨仪,那个后来灭了魏延的文官。“先生可是杨仪,杨威公?”

杨仪这人人缘极差,自以为是,最爱做官。平生最恨两个人,一个是蒋干,另外一个就是魏延,三个人走个对头,都不打招呼,只当作看不见。刚才看到蒋干莫名其妙的升官了,心里那个有气。听到晋王,一口喊出了他的名字,大喜过望,知道自己也要升官了,屁颠屁颠的跑出来:“正是微臣,大王有何吩咐?” 杨仪这人,虽然心胸极度狭隘,却是非常之有才干的,诸葛亮对他非常之器重,才堪大用。还是那套话:“寡人在冀州的时候,就听说过先生的大名,知道先生是当世奇才,现在命你为水军中郎将,协助蔡瑁将军统领水军,有没有问题?”

心胸狭隘的人,往往最看重知遇之恩,杨仪痛哭流涕:“大王,微臣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其实我蹿升杨仪是没办法的事,河北军,淮南军懂得水战的就只有甘宁一个,还不在身边。蔡瑁张允统领二十万水军,实在是不放心,可赵云、文丑都是外行,去了也没用,只能借助这个此刻还是名不见经传的杨仪了。

“荆州步兵,骑兵,暂时编入淮南军区,归赵子龙统帅。徐晃、蒋义渠。”

“末将在。”

“蔡瑁、张允两位将军统领二十万水军,太劳累了,这样,你们去帮一下忙,把二十万水军,分为四个军,每个军五万人,你们四人每人统领一个军。”

蔡瑁和张允都是聪明人,一个降将,能获得多大的信任,他们心里有数,这个时候,只怕权力太大,遭人嫉妒,傻子才会握着兵权不撒手呢。一个劲的点头哈腰:“多谢大王,多谢大王,这下子,末将担子轻了,人也轻松了不少,大王真是仁慈。”心里却在说,大王真不是东西。

接下来就是封赏了,蔡瑁、张允封为乡侯,其余的蒯越等统统封为亭侯。另外封蔡夫人为一品夫人,还嘱咐陈琳把给蔡夫人在襄阳立贞节牌坊,另外载入《后汉书 列女传》中去。陈琳一个劲的在心里叹气,这不是胡扯吗?这种女子,也能上列女传,我的娘,我看她上《贱货传》还差不多,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啦。

少卿,酒宴摆上,众将把酒言欢,都过来祝贺。我是没空应付这些的,我的眼睛从一开始就没能从蔡夫人鼓胀丰腻的胸脯上挪开去。即是是在派将的一刻,也一直像毒蛇盯着青蛙一般,不曾离开过。

那个美妙素雅的形象在我眼前频频的晃动,我的胸口有些不舒畅,血脉也跳动的比平常急速,燥热的不得了。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