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舌辩滔滔(2 / 2)

诸葛亮立即去见孙权,说:“吴王不必自责,那刘封咎由自取,死的活该。刘封本来不是皇叔的亲生儿子,今日抗命而死,怪不得别人。”孙权纳闷;“刘封怎么抗命了?”诸葛亮信口道:“其实,皇叔早就下令,要把,竟陵割让给东吴,可刘封就是不撤退,才有今日大祸。吴王不必难过。”

孙权心说,我难受个屁,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孔明还要再说,正好,鲁肃也走进来了。两人对视了有一炷香的时间,孙权才给介绍。于是两人爆发了一场辩论。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一月。这一年,鲁肃刚好四十岁,诸葛亮三十一岁,孙权三十岁,周瑜三十七岁,刘备五十一,袁熙三十一,而曹操已经是五十七岁高龄,风烛残年的老人了。

诸葛亮早就知道袁熙的合肥侯鲁肃到了江东游说孙权。诸葛亮也知道这个鲁肃是个厉害角色,想要和他见上一面,可是孙权死活不肯。

今日终于是见到了。

诸葛亮羽扇纶巾,潇洒大度,离座而起,躬身施礼:“原来是合肥侯子敬先生,有礼,有礼。”

鲁肃也很欣赏孔明,两人相互见礼。诸葛亮便挑衅:“侯爷此来,可是向吴王投诚?”鲁肃是个忠厚长者,没这么多花花肠子,笑道:“非也,肃是奉了晋王旨意,来劝吴王,不要参与,刘皇叔和晋王的争斗。”

诸葛亮羽扇一指:“子敬此言差异。。袁熙乃是国贼,你为何助他。”鲁肃是个出色的政治家,国贼之说,在他这里是行不通的,成王败寇,天道循环的道理,他比谁都清楚。他不是愚忠之人。连忙摆手道:“孔明差矣,晋王,少年登位,南抚北剿,劝农耕桑,发展经济,功勋卓著。实在是少年英主。和国贼没有关系。” 诸葛亮有他的看法:“闻,袁熙此人,弑父杀弟,囚禁兄长。好色无厌,淫女。姬妾三千。而且,残暴不法,纵容士兵抢掠。涪城一战,受害的蜀中居民何止千万。这样的人,也配称得上是明主?”

鲁肃逐条批驳:“所谓弑父杀弟,子虚乌有。袁绍公,乃是被大公子袁谭所害。袁谭罪有应得,才被囚禁。袁尚谋反自尽而死。冀州小儿都知道。要说好色无厌,古来帝王皆如此,不足以说明问题。淫女之说,更加可笑。你主刘豫州,三次抛弃妻子,德行全无,不配为人夫婿。甘夫人择人另嫁,晋王明媒正娶,有何不可。

姬妾三千,我没听说过,只有四五个吧。算得上是矜持有道了。至于纵容士兵抢掠。袁兵军纪如何,天下臣民心中有数。。不然不会,到了一座城池,就有百姓夹道欢迎了。涪城一战,事出有因,是文丑纵兵抢掠,晋王深责之,还免了他一年的俸禄。孔明所言,不足信也。” 诸葛亮道:“强词夺理,强词夺理。我这里有当今陛下衣带诏一份,说明袁熙,欺压圣上,无恶不作,实为国贼。”

鲁肃无言以对:“衣带诏是假的,是伏完假传圣旨,伏完已经被正法了。”

诸葛亮占了上风,笑道:“当今江南之事,子敬有何看法?”鲁肃道:“江南无事,晋王之意在于江北,无意江南也。”

诸葛亮冷笑道:“袁熙野心勃勃,今汉室四分天下有其三。必定想要席卷天下。何谓无意江南乎?”

鲁肃道:“师老兵疲,无力再战,晋王灭了刘备,立即回转,养兵歇马,不复出也。人贵在知足,晋王有此品质。”

诸葛亮词锋犀利,怒道:“大将军而丞相,丞相而晋王,此所谓知足常乐乎?那么晋王之后是不是要称帝。”

鲁肃乐了:“那你的意思,吴王也是要称帝造反了。”

“没有,寡人没有,寡人对陛下一片忠心,你们别瞎说。”孙权脸红脖子粗的嚷嚷。

孔明吃了暗亏,不依不饶:“袁熙攻入江陵,随即会攻江夏,对是不对?”鲁肃道:“众所周知,丹阳与合肥寿春同属扬州,只是一江之隔。从丹阳攻打合肥要冲就是皖城。如今,晋王割让皖城、居巢给吴王。等于把整个濡须口,拱手相送,长江下游的优势,我军已经失去,试问如何图谋江东?”

孔明笑道:“我且问你,曹操和刘使君,合兵一处兵力不过二十万。用得着晋王千岁兴师动众的,三百万大军攻打吗,不是图谋江东又是什么?甘宁在蜀地造战船几百艘,难道不是为了在长江上打水战吗?”

孙权有些动容。

鲁肃连忙解释:“白帝城,夔关一线,盘踞曹兵,若不用水军,难道还游过去不成。至于说,三百万大军,绝无此事,六十万倒是有的。” 这是个失策的地方,一开始的时候,不应该虚张声势吓唬孙权。应该不显山不露水的保存实力。

孙权最大的顾虑,就是袁军的兵力,此刻鲁肃这么一说,整颗心就放了下来。“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诸葛亮道:“吴王不要听袁熙花言巧语,假如刘使君兵败,东吴必然危险,大王请三思啊。”

孙权的心思已经定了,当即翻了个白眼:“人家晋王已经在信里发了毒誓,不会图谋江东。你别胡说了。再说了,寡人和晋王的关系,你是不知道。寡人和晋王相交十几年了,他不可能对我有企图的。”

诸葛亮一听,完了,孙权一开始是胆怯、怀疑,而后是利欲熏心,此刻则是心满意足,对袁军彻底的放心了。连吴抗曹的事情,彻底没戏。【请各位大大来17k文学网支持,钟离昧的作品,谢谢。钟离昧,感激不尽。】

正在孔明愤恨难平的时候,有人来报:“军师,主公请你速回江陵,袁兵已经开始四面攻城,我军就快顶不住了。”

诸葛亮大吃一惊:“快,备船,回江陵去。”诸葛亮实在是没有想到,袁熙竟然无意于东吴,这一点不是诸葛亮的失策,而是以袁熙平日的作风,绝不会如此。况且,袁熙年轻气盛之人,竟然不趁此百万大军压境之际,耀武于孙权,等于把孙刘联盟的事情给弄得复杂化了。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