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山寨(2 / 2)

石坚又写了第二:(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酒形骸。甚长午抱渴,咽如焦符!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人间鸠毒猜。只怨无大小,生于所受;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释,道麾之即去,召之须来。

当写到最后一句时,满堂人都笑得前仰后合,连刘娥也捂住肚子说:“你这个小冤家!”

寇准也是哭笑不得,他说道:“好你这个小子,老夫不就曾经弹劾你几句,居然拿老夫也开起玩笑,不行,你也要赔偿我的损失,改天老夫要到你家喝酒。”

石坚揖了一礼,对这个宋朝有名的宰相他可是真心佩服,他说道:“寇大人登门造访,小臣家中篷壁生辉。只是小臣还是那句相劝,物无美恶,过则成灾。”

石坚知道假如历史按照原来的轨迹下去,没有多少时间,真宗将会病得很重,召寇准问政,寇准说要太子监国,真宗也准了。可寇准就是因为喝多了酒,将消息泄露,引起丁谓钱惟演等人担心,才利用真宗病时善忘的特点,贬掉寇准的相职,后来一贬再贬,直到老死雷州。

当然寇准不知道他有这么多弯弯绕绕。他说:“原来你是借这两词劝戒老夫戒酒的,看在你好心一片,今天先放过你。”

这时众人脸上还挂着笑意。

不过宴殊细细品味过后,说:“微臣曾看过石学士在扬州写的那木兰花慢,皆是以文入词,先古之无有。石学士更是才华横溢,信手拈来皆来妙词。这两词虽写得滑稽,但也不是别无用意。且看这西江月最后一句,也赞扬了寇相傲骨铮铮,醉倒了都不要人扶的性格。”

寇准一想可不是吗?他咦了一声说:“小家伙,看来老夫是误会了你,改天老夫请你到我家吃饭。”

真宗喜欢这少年,就怕寇准弹劾,现在看到这个老倔子终于向石坚伸出橄榄枝,也高兴,说:“别忘了叫上朕。”

这时太监已经把地上玻璃的碎片全部打扫干净,明知道它马上就要变得不值钱了,可这些大臣脸上也是一抽搐。石坚看到他们这样子,不由好笑。宋朝官员薪水之丰厚实是常人所难想像。(我曾看到一份资料,说包拯最多时年薪换算成现在货币达到几千万人民币)他们还为这些在前世不值几个钱的破杯子心痛。他说道:“你们就不要心痛了,等到小臣造出这些器皿,每人送你们一件,保证比这好上百倍。不过我可是一个山寨版,你们以后就不要找小臣麻烦了。”

真宗奇怪地问:“什么山寨版?”

石坚一拍脑袋,心想糟了,又说漏了口。他现在除了灵魂外,几乎都是山寨版,身体是原来少年的,诗词小说曲是别人写的,各种知识是别人明创造的。不过这可不敢说。

他解释道:“小臣指山寨就是那些没有开化的山区地方的人民。小臣自幼丧失父母,家中穷,上不起学更请不起先生,只有自己慢慢摸索,没有受过正规的教导。所以很多时候,小臣也不合规矩。因此做错了,还要请大家愿谅。”

众人想到他成名前那些日子,都默然不语,就连丁谓这样的奸臣也敬佩。

丁谓问道:“老臣刚进来时,也听陛下说过你造药玉的事,是不是所有的砂子都能做出药玉?”

“不错,可砂子与砂子的成份不一样,需要检验,搭配不同的原料才能成功。”

“老臣明白了,这就如你那本《格物猜想》上所说,物质在某种情况下会生改变,变化成另一种物质。”

丁谓可以说是比王钦若更阴险的奸臣。但是他之所以爬上这个位置,也是他的本事。他是苏州人,在少年时孙何友善,两人袖中藏着他们写的文章谒见王禹偁,禹偁看了后大惊,以为自唐韩愈、柳宗元后,二百年始有此作。他担任官员后,平定过西南少数民族的叛乱,又惊退过契丹人的进攻。对这些石坚不十分地了解,但他知道这个丁谓既然能干掉寇准也算是有本事的。他说道:“丁大人,说的很对。”

丁谓又问:“石学士,你写的那本书《资治》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老臣也喜欢看。可为什么《格物猜想》和那本《格物千问》写得如此艰涩难懂?有些地方依老臣看好象是石学士有意写得模糊不清,似是故意让人看不懂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