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分尸(2 / 2)

听到这个消息,守卫永定陵的侍卫也慌了神,立即派人向京城通报,同时派人四下寻找。但这些侍卫也都很精明,他们立即将李宸妃的房间封锁起来,以便前来破案的官员,找到线索。

这些官员是找到了线索,不但珠宝失盗,他们还看到床上被单有一些凌乱,就象是博斗过一样。但这个线索使他们感觉很不妙,特别其中有一些老臣,他们知道李宸妃的真正身份。明显她是遭到坏人了。

线索在逐渐扩大,他们又在屋顶上行了一些脚印,看来匪徒是从屋顶上潜伏过来地。虽然刘娥没有让她与赵祯母子相见,可平时对李宸妃也是很坏,不断地赏赐她。石坚当然也看到李宸妃房间里有一些金银珠宝,可是他在心中叹息,李宸妃缺的不是这个,而是要见到亲人。如果刘娥不是将她配到永定陵,让她留在皇宫,能经常看到赵祯的背影,她也许心里还好过一点。

可是让这些官员纳闷是既然这是贪图钱财的匪徒所为,现在他们也达到了目的,那么为了灭口,他们会将李宸妃杀死,也不需要将她带走,这个永定陵守卫还算是森严的。各个道口都有侍卫把守,还不断地有侍卫巡逻。

带个大活人出去,难度很大。

这件案子终于使朝中大臣也全部惊动起来,不但连张耆、王曾以及吕夷简这些大臣在议论此事,连元俨都跑到皇宫来询问。

赵祯还在纳闷,不就是一个顺容吗?(皇后,没品或天品。然后到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一品。然后到淑仪、淑容、顺仪、顺容、婉仪、婉容,为从一品,下面还有昭仪等正二品,婕妤正三品,美人正四品、才人正五品,贵人无视品种。顺容从一品第四位,还有婉容不是婉蓉)值得如此兴师动众吗?

刘娥斥道:“祯儿,不得胡说,李顺容是先帝爱妃,更是顺容,居然有奸贼敢打到李顺容地主意。现在就是生要见人,死也要见尸,并且也要将贼人捉拿归案。否则哀家不能到九泉之下,面见先帝。”

赵祯一听也有理,说道:“母后说得对,应当捉拿归案,这些逆贼胆子太大,现在我朝法律宽松,他们越无法无天了,查到朕要灭门九族。”

于是更多官员和刑部破案高手来到巩县,与此同时还有一万禁兵协助破案。同时朝廷还下令对西到西京,东到郑州所有路段封锁盘查。同时还将巩陵所有侍卫太监宫女全部关押审讯。不能不让人怀他们里通外敌,否则永定陵那么大,这些贼人怎么一下子正好找到李宸妃的房间。而且这可是一个大活人,怎么去的?

随着一万禁军的到来,搜查的范围也在扩大,终于在嵩山南麓一个偏僻地山洞里找到了可的线索。在这个山洞里士兵找到了一些破烂的棉被,还有一些干粮。最主要地找到了一封信,上面写道:太后,妾李遭受绑架,望太后出资十万贯赎出妾身。

禁兵将这封信用快马送到京城。刘娥一看,不正是李宸妃地字迹!现在终于明白了

歹徒不杀她了。当时歹徒潜入房间,将李宸妃捉住#宝搜瓜一空后,想要加害李宸妃,李宸妃为了活命,将自己身份暴露。

歹徒听到后想要获得更多地财物,这才费了周折,将她永定陵,连夜潜入嵩山。

可是为什么这封信没有寄出?而丢在山洞里面。刘娥又下令,对嵩山开始搜寻。几天后,禁兵终于现一条女尸的大腿,然后找到了胳膊以及身体地其他器官。但让人气愤的是头颅也找到了,可是有可能歹徒气愤,将李宸妃地面部全部用利刀割得认不出五官了。

刘娥立即命人将李宸妃的遗体运回京城,准备安葬。不然天气进入了五月了,也开始热了起来,尸体本来就被分了尸,现在已经在腐烂,再拖下去,最后都没有办法安葬了。

可这时吕夷简终于表现出他投机的一面,他对刘娥说道:“太后如何安葬李宸妃?”

刘娥本来就很生气,这件事如果传扬出去,她都有嫌弃在里面。她恼怒地说:“吕大人,你想要干预宫中的事吗?”

吕夷简说:“臣身为宰相,事无大小,皆是臣的责任。太后不顾念李氏,臣不敢多言。但太后如果顾念刘氏一族,那么请善待李氏后事。”

刘娥气苦地一笑,说:“你怎么和石不移说一样的话。”

不过还是听从他的话,至少现在她对吕夷简对自己的忠心,比对石坚还要相信。于是灵柩里装满水银,穿上太后地朝服入棺。

但李宸妃下葬了,可案子没有了。后来在郑州又找到一打线索,那就是刘娥赏赐给李宸妃的一件饰,让一个人典押在当铺。但官员对当铺的人审讯时,当铺的伙计却说道那天正在下雨,那个人前来戴着草帽,压得很低,没有看得清面容。

当铺的伙计没有撒慌,象这些人他们也从来不过问。同时一看这些人的打扮,就知道东西来路不明,但也正合他们地心意。他们好只给很低的价钱抵押货物,而且基本上不会赎回。但没有想到这次招惹了滔天大祸。衙役们将他们打得鬼哭狼嚎。

但就是将他们打死了也没有用,最多他们记得那个人长得很魁梧,而且有一嘴络腮胡子,似乎长相很凶恶。并且这还是那天他们看到这件器物珍贵,他们给的价钱很低,这才有映像的。

然而线索到此中断。后来再没有找到更有用的线索了。只是无数地非法歹徒被抓获,还有许多沉年积案也因为这次大搜捕,先后破获。可这些人根本与这件大案无关。还有许多长着络腮胡子的人倒了霉,先后遭受池鱼之殃,关进了大牢审问。

刘娥没有办法,只好写信给石坚,说明案件的前后经过,还诉苦道这是有人在嫁祸她。

石坚回信道,肯定不是嫁祸,否则现在谣传满天。更不是天理教所为,不然他们肯定不会让李宸妃死去。当然也不会是刘娥所为。石坚在信中用隐晦地语气说道,如果是刘娥所为,想要李宸妃死很简单,用什么药物,使她象病死一样,也不会有人怀。更不需要如此兴师动众。虽然石坚这样说,但刘娥看到信后,还是很高兴。有了石坚的这句话,她肯定就是清白地。

石坚又说道,这件案子不要想得那么复杂,只是一些大盗无意中潜入永定陵,看到李宸妃间里有许多贵重的财物,这才动了心,潜入进来。然后李宸妃说出自己身份,这些大盗试图获取更多钱帛,用李宸妃向朝廷敲诈。后来李宸妃无意中逃了出去。从尸体地现场到那个山洞可以判断出来。但被这两个人追上,也许当时因为有山民在附近,歹徒怕李宸妃叫喊,于是起了歹意。这才是李宸妃遭害的真正原因。后来他们看到李宸妃死了,也慌了神,毕竟是皇帝的亲生母亲。于是不敢勒索朝廷了,加上朝廷那时正在四面搜捕,于是仓惶而逃。

石坚又说道,刘娥在此事中也有责任,本来就不该将李宸妃留在永定陵,留下后也没有很好的保护。就是歹徒加害,也有可能会让天理教知道后利用。现在别无他法,太后只有善待李家的人,并且让李宸妃有一个很好的身份下葬,这样才不会在刘娥百年之后,刘家人有一个不好的下场。石坚语气说得坚锐,但刘娥还是没有生气。至少现在他与吕夷简一样,还是维护她的,甚至还想到她的家人。

石坚又说道,此事更与守陵之人无关,纯粹是一个意外事件,否则他们再有天大胆量,也不敢让歹徒将李宸妃往外面带。但是这些人没有死罪,也是活罪难免,最少也要判他们一个流放之罪。最后又说道,朝廷一定要捉拿凶手,还李宸妃一个公道。

但他话锋一转,也说道此事是盗贼单帮做的,估计很难查。但事情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还是要将抢来的珠宝出售。朝廷可以暗中向各大当铺出通知,一旦现这珠宝,一定将此人拖住。然后向官府报信,并且此事不得泄露。

刘娥也没有办法,只好按照石坚所说去办。可是七月份夏竦回到朝中,他却对刘娥说道:“臣有一言,不知当说不当说。”

刘娥说道:“说吧,哀家不怪罪你。”

夏竦说道:“臣估计此案与石大人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