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投名状(2 / 2)

范仲淹再次进谏:”皇上,这么多年过去了。皇上请忍耐几天。”

话音刚了,包拯蔡齐一起走上前,想要进谏。这就是直臣的坏处。不管皇帝是什么心情,做错了就要说。

了,联听你们安排。”

这才将他们的话塞在嘴里。

那就安排吧。

虽然相信石坚不会在这样大事上胡闹,但手续也要过一下。先是辨认是真的李定妃还是假的李震妃,所有与李定妃熟悉的监宫女,一起到了西京。还有辨认不行,还得询问。问一下。李震妃,皇上是什么时候出生的?茔公主是什么时候出生的?身上有什么记号,还有皇宫里一些秘辛,这些秘辛秘到什么地步呢?连石坚都不知道,因为人是石坚找到的。

这边卜皇上心里急得火烧火燎,那边礼仪院,还有常寺等相关的官员是有条不紊地做准备工作。这是大事,一点也不能马虎。足足准备了夭,大队人员才浩浩荡荡地离开京城。

这才是第一步,确认,确认好了,一部份人留下来,服侍李客妃。一部份人回来。得要商议了。给李定妃什么封号,还有用什么样的礼仪。这才是正常的操作程序。

小皇上看到如此麻烦,眉头都皱了起来。

这只是表面上的操手,背里更多的暗流涌动。换了后了,可以说,官员是按照手续去办。其实到了这地步已经没有人怀疑李定妃是假的了。但想在这事上捞到足够的好处很难。特别那个石头,最恨的就是这种事。现在人在石头手上。但有办法啊,李家有人在京城。于是李定妃的娘家这几天府门口,那是车水马龙,登门的人是络绎不绝。

还有宫里,这些妃嫔们也派了许多人出去打听,李震妃有什么爱好,以后进了皇宫好拍马屁。

石坚在西京听了这些消息。摇了摇头,并不生气。这是人之常情,象《红楼梦》里写的元妃省亲。特别修了大观园。那还不是皇后,况且这是皇上的亲生母亲。

这几天为了保护李发妃的安全,他也不敢离开西京,到街上询问民情。只是听到现在朝廷姓生活很不好,究竟不好到了什么地步,他没有亲眼所见。

还有,陪着李定妃说说话,说说小皇帝与公主小时候的故事。也不需要避什么嫌,丈母娘嘛,还是正派的。

李震妃还在担心赵祯的安全,石坚安慰。连邸报都拿出来,让她看。现在伤势在好转。没有事了。

七八天后,石坚才在西京见到大批的使者,好热闹。不过这些人对石坚都很尊重,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想扳倒石坚。除非将皇帝刺死。否则以他们的感情。还有这一次守复了幽云十六州的功劳,马上就成为了朝堂上的砥柱中流。那个敢得罪?况且还有帮皇帝找回生母的功劳。

个个观看询问,其实有许多监宫女一看到李定妃就认识了。虽然老了。可大模样还能改变多少?询问时的语气更是小心翼翼,省怕让李裳妃着恼。

还好,李客妃本来出身不是很好,加上在这茶馆里看到许多贫困姓,脾气好。再加上马上就能看到儿,连女儿也在往这边赶,心情好,一一做了回答。

这些宫人才长出了一口气。他们现在不是担心李定妃是假的,而是担心这个新主性格不好,他们以后在宫里就会受罪。一看。这个李裳妃就象杨后一样,一个个很开心。

确认完毕了。

个个跪下来。那不跪还行么?这是天的母亲,等于是天下所有人的母亲。

快马立即向京城飞驰,为皇上报喜去了。还有,也向正在后面赶过来的赵董报喜。

且不说小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后,是什么样的心情。

这时候石坚接到了一封信。是夏辣写来的。信上说:昔年余负刘后所托,与石相公数次争于朝堂之上,实非情愿。后幡然醒悟。然心中常为悔恨。望相公以朝堂为重,宽恕乔所为。

石坚将这封信拿给了申义彬观看。

经过了吕夷简的事情后,石坚是不会再相信,夏靖这样的人真的能改邪归正了。

申义彬将信看完后,问道:“石大人,你准备怎样对待这个人呢?”

石坚笑了笑,他说了一段故事。也就是《水浒传》上用人头做投名状的故事。这是后世家之言。而且也存在着对朝廷的不满。如果是其他人石坚可不敢说,还不知道在上面做出什么章。

但申义彬的人,不用怀疑。同样因为不喜看经义,他与石坚一样,也是典型的山寨版,缺少对朝廷的尊重。可是申义彬还是不明白,这与这个投名状有什么关系?

石坚毙尔一笑,指了指陈州的方向,说道:“想要投靠我,行。

得拿出诚意来。”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为转载作品,内容章节均由网友上传,与三江阁()无关,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