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被拉拢的对象(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第237章:被拉拢的对象

中国的政治走向其实一直以来都是一种迷茫的现状,一种一直在摸索中缓慢前进的政治格局。这时候产生了很多种政治力量,比如说张勋的复辟,还有革命派的革命思想,等等,而立宪派不过是其中一种。

立宪派的基本主张是:既反对清朝封建统治,要求改革,但是,他又反对暴力的革命,希望主张施行君主立宪。

什么是君主立宪?那就是说继续保持以清朝皇帝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统治,而把政治组织形式改变,召开议会,建立责任内阁。这听起来其实跟英法等国的某些阶段的政治格局是一样的,但是,今时今日,这种君主立宪制,在中国,绝对是不可能的。

这也是立宪派渐渐在政治交锋中败落,没落的原因。

但是就是否意味着立宪派毫无影响力呢?如果你这么认为,那就大大的错了。三个原因决定了立宪派在当时中国上还是有着重要的影响力的。一,悠久的封建思想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清退的,不少人心中对于君主这个词还是有着足够的分量的。二,革命派多年的努力没有取得完整的胜利,引来的反而是更加混乱的军阀混战和割据,不少人对革命思想产生了怀疑。三,立宪派当中有着非常的人气和名望的命人坐镇,代表人物就是梁启超和汤化龙。

汤化龙,一个典型的立宪派任务,在辛亥革命当中因为参与了与革命党之间的争权夺势,引起了革命派的不满,可以说他在革命派中,也就是现在的国民党当中是一个不待见的人。

汤化曾经支持过段祺瑞,但是不久就失意了。此时的立宪派,在梁启超和汤化龙两人的苦苦支撑下,想当幸苦。戴戡成为四川督军,让汤化龙更加直接南下到贵州来,亲自“指导工作”但是转眼间,局面就变成了这样。

此时的汤化龙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显得那么孤独。就在这个时候,杨永泰来了。

“杨帅?广西定桂军司令杨帅杨司令?”汤化龙表示很惊讶。

杨永泰看见汤化龙的惊讶,心中更加有底。汤化龙越是如此,说明自己的到来给他的震撼越大,那么,自己的分量就显得越重。

杨永泰点点头:“不错,鄙人就是司令的一个参事,曾经也在京城干过几天,只是那时候的永泰官位职小,先生没有注意而已,呵呵。”

汤化龙开始上下打量杨永泰,脑海中不停的翻转,最后惊讶指着杨永泰:“那个政学会章程的起草人之人杨永泰?”

杨永泰也是一愣,汤化龙居然知道他。随即,杨永泰又恢复平静,简单的点点头说道:“先生,就是我,呵呵,今天来这里,是受了我们司令所托,想问先生几个问题。同时也说说我们司令的一些看法,我们司令的意思是,若是司令能入得了先生法眼,我们不妨一起共造一个真正的民主。”

汤化龙一愣,就见杨永泰:“先生,你觉得现在的中国,还可能出现皇帝吗?君主立宪如果不与时俱进,能生存吗?先生先不要急着动气,先听我说完。”一说到能生存吗,杨永泰就看见汤化龙要反驳的样子,急忙打断。

“先生,如何东西都是变化的,不变化就不能适应,不能适应是要淘汰的。我知道先生一生致力于君主立宪,但是,先生的最终目的,难道还不是一个民主吗。我们司令有一个宗旨,叫求同存异。”

这一次杨永泰没能打断汤化龙,只见汤化龙很惊讶的:“求同存异?”

杨永泰点点头:“对,我们司令说,求同存异的意思就是,在保留各自宗旨的情况下,我们一起寻找共同的发展目标,保留不一样的政治理念,然后一起商谈。我们始终相信,不管是那个政治理念,都不可能是完全独立的,总有跟别人一样的地方。既然有一样的地方,我们为什么要分散我们的力量,各做各的,而不是合作在一起,发挥更大的作用呢。”

杨永泰说完了,走了,汤化龙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当中,两个小时在太师椅上一动不动。最后,呼的一下站起来,老年焕发一般,声音都显得那么洪亮:“来人,走,去旅馆,今晚我跟杨先生吃晚饭。”

熊克武终于还是选择了和杨帅合作,熊克武自己本身明白,杨帅也明白,杨帅敢对云南和贵州贵动手,但是却不一定敢对四川动手,四川,水太深。既然杨帅短期之内是威胁不到自己的,而跟他合作又能有想不到的好处,为什么不同意了。

熊克武选择了合作,杨帅:“就算熊师长要出兵威逼成都方面,配合我拿出戴戡,也不是现在。现在,戴戡虽然危险,但是绝对没有到绝望的时候,只要到绝望的时候出手相助,戴戡才会感激我们。”

熊克武笑了笑:“杨司令只怕也是存了想看入川黔军覆灭的心思吧,戴戡太强,杨司令以后可不好控制啊,一个没有爪牙的戴戡才是杨司令需要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