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过节(2 / 2)

此时,忽然一首歌曲进入了他的耳膜里,他抬头一看,是孙国庆等人唱的公元一九九七!美妙的旋律余音绕梁,久久没有散去。

“一百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去,一百年后我期待着你回到我这里,沧海变桑田抹不去我对你的思念,一次次呼唤你,我的一九九七年……”

当方仁正再次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不禁热泪盈眶,虽然他重生前穷困潦倒,但是这不妨碍他对国家的热爱,没能实现个人的成功完全是自己错误选择的结果,如果他早就勇敢地迈出那一步,去经商去创业,他绝对不会落到那步田地。

春晚一直到凌晨的时候才结束,弟弟妹妹看完春晚,此时已经算是大年初一了。大年初一,各家各户都有放鞭炮的习俗。

而他们家已经习惯在看完春晚后,放迎春的鞭炮了。爸爸拿来了买好的鞭炮,弟弟就去帮忙,方仁正见了,便笑了一下,虽然家里头穷,可是对新春的希望却是真诚的,谁先放的鞭炮,就能给谁带来好运。

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也不用担心这样做会扰民,春节了,谁家不放鞭炮呢,即使是在睡梦中惊醒,那也没什么要感到恼火的。

放完鞭炮后,一家人才上床休息。

早上七点多钟,方仁正就起来了,起来之后,要出去拜年,到长辈家,给长辈们磕一个头,这是从古到今传下来的习俗了。

出去一拜年,别人一见到他,就问他现在干什么了,是不是到哪里上班了?方仁正就笑着告诉他们,去粮所上班了,别人一听顿时肃然起敬,但是如果他说出外做生意了,那别人反而不把他当回事了。

在农村人的眼里,吃公家饭,到公家单位上班,那才是有面子的事,否则即使在外赚了大钱,回到村里,大家也不会把他当回事,这种情况,一直到市场经济彻底建立的时候才有所改观。

此时,方仁正的脸上布满了自信的笑容,而这自信的笑容可不是来自于他去了粮所上班,到粮所上班曾是他后悔一辈子的事情,而是来自于他对未来的把握,以及现在家庭经济条件的彻底改观。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即使吃了公家饭,如果手中没钱,那又有什么意思?当然,人各有志,也许有人喜欢吃公家饭,旱涝保收,发不了财,但是也饿不着,生活也是很不错的。

一连几天,方仁正都呆在家里面,偶尔出去转一转,与其他的年轻人聊一聊。不过,聊了半天,真没什么可聊的,他们聊的内容太俗,没什么意思,他重生前就是曲高和寡,现在重生回来了,还是如此,这秉性有点没法改了。

此时,村里的年轻人很多,一到这个时候,介绍说对象的就多了起来。妈妈也想着让别人给他介绍对象。

但是一跟他讲这事,他立马就拒绝了,他现在没这想法,也没这兴趣,他重生回来,可不是为了这么早就结婚,他要把事业做起来,再谈男女感情的事。

妈妈见他不愿意让别人给介绍对象,心里想了想,也没再催逼他,自己儿子现在也是公家的人了,这要找对象,肯定也要找一个吃公家饭的人,哪能再随便找一个农村的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