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商业模式(2 / 2)

方仁正道:“那是顺便的事儿,主要还是办正事。”

乔佳艺哼了一声道:“你带着她出去游玩,把我晒在家里,你说你是不是太不应该?”

方仁正笑道:“乔姐,之前都解释过了吧?怎么又提起这事。”

乔佳艺便有点生气不理他,方仁正见了,也不想再向她多解释,转身去忙事情了。

过了没几天,方仁正面向省城的下岗工人招聘一批工作人员,此前他一直想着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而招聘下岗工人,则是一个措施,帮助下岗工人走出人生低谷,从头再来。

结果招聘启示发出了一个星期,前来应聘的下岗工人了了无几,这就让他感到奇怪了,心想难道他们现在衣食无忧,不需要去工作?

正在这时,突然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有一家三口在家里自杀身亡,原因便是一对夫妻一起从工厂下了岗,然后一直没有工作和收入来源,一时想不开,便连同孩子一起自杀身亡了。

看到这则消息,方仁正心想,这真是想不开了,夫妻二人年龄并不大,才四十岁左右的年龄,正是身强力壮之时,即使下了岗,干什么活不下去?这个时候,只好勤劳肯干,是饿不死人的,然而这对夫妻居然脆弱到这种程度,似乎离开国有厂子,人就活不下去了,可见其思想中毒之深,这跟晚清时期那些养尊处优的八旗子弟何异?八旗子弟一没了收入来源,啥都干不了,就只能坐吃山空,呆在家里等死了。

而有本事的人,无论遇到什么困境,都不会放弃生的希望,一切从头再来,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这当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是他现在招人却招不到,也反映出一些下岗工人思想保守,下岗之后,不敢面对现实,还瞧不起私人企业,不愿意到他这样的私营企业上班。

当然了,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最后还是有五六个下岗工人过来应聘工作,方仁正便与他们见了面,让他们好好工作,到时候赚的要比原来多的多。

招完了人,方仁正就准备开建夏华广场了,夏华广场他想建一个地标性的建筑,让夏华广场的名头一炮打响,而如果他建的夏华广场最后默默无闻,那么他的这种商业模式很可能打不开响头。

要建地标性的建筑,必然会投资巨大,以他现有的财力肯定是无法完成的,这就需要政府领导的支持了。

此时省城还没有什么地标性的建筑,最高的一栋楼是高有一百五十米的天安大厦,而他现在要建的比天安大厦还高,起码要达到二百米以上。

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任务,方仁正就先向高阳区的区长作了汇报。方仁正现在在区里头算是小有名气的开发商了,区长对他也是印象深刻。现在他过来汇报要建夏华广场的事情,区长心里一动,便是十分重视。

不过要建一座这么高的楼,他作为区长肯定没法作出决定,这事必须要向市里汇报才行。

区长就先向市里作了一个汇报,市里领导得知了,便也是非常感兴趣,但是担心方仁正的实力,不知他有没有这个实力建这么高的楼。

区长就请方仁正向市领导说明情况。方仁正就跟区长一起去了市政府。见到市政府领导后,方仁正就把夏华广场的经营模式讲了一遍,先让夏华广场成为吃喝玩乐于一体的商业广场,然后再在周边建住宅,两者相互结合,让夏华广场成为省城最繁华的地方,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