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提问:工藤优作写的推理小说使人模仿杀人,是否存在教唆犯罪?(2 / 2)

“不过,这毕竟也是她第一次打官司,你不能对一个新人要求太多。”</p>

“我的意思是,她这个人太认真,或者说太较真了。”</p>

古美门摇了摇头,这么说道。</p>

“我之前和你说的吧?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不一样,双方和解的情况会比较多。”</p>

“你应该也听说了吧?在前段日子,虎仓大介曾经去找过原告那边,说是想要和谈的,结果毛利兰作为代理人,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说一定要把官司打到底。”</p>

“在如今这个社会,到处充满圆滑和妥协,很多官司甚至可以不用打,私底下双方私了就行,把事情压下去,给一笔钱随便封一下口,对你我他都好。”</p>

“你猜像毛利兰这么一个性格较真的人,以后当个律师,会不会受到欢迎?”</p>

听到这话,小哀扭过头去,仔细地盯着古美门看。</p>

“这么看着我干什么?”古美门挑了挑眉,“我说的有什么不对吗?还是说,你觉得毛利兰适合去当律师?”</p>

小哀收回目光,嘴角微微勾起:“没什么不对,挺对的。”</p>

底下。</p>

裁判仍然需要继续进行。</p>

“对抄袭的判定,必须要从形式上进行区分。”</p>

民法不像刑法,它的涵盖范围会非常广。</p>

一般来说,每个律师都只会在不同领域有各自擅长的部分。</p>

作为虎仓大介的顾问律师,对方律师就非常明显,在著作权法这块相当专业。</p>

“一般来说,一个情节或一个手法就算有相似部分,也只能被叫做借鉴。”</p>

“举个例子,当今世上最著名的推理家工藤优作,他在自己创作的推理中,曾多次使用过钓鱼线、钢琴线、氰化物等诸如此类道具。”</p>

“假如我同样写一本推理,我也设计一个剧情,让犯人用钓鱼线的手法作案。”</p>

“请问,我能不能算做抄袭?”</p>

法庭上传来一阵窃窃私语生。</p>

旁听席那边纷纷点头。</p>

虎仓大介的律师,举的例子非常有参考性。</p>

工藤优作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推理家,他之所以这么火,主要是他的有独特的创作性。</p>

在他火了之后,自然就有一些人开始模仿他的作品创作。</p>

由此,还诞生出了不少流派,比如说什么“氰化物派”、“钓鱼线派”等等——因为他里的犯罪手法,都是这么写的。</p>

别说创作了,就连生活中许多罪犯,也开始去模仿他中的手法去犯罪杀人。</p>

像那些什么钓鱼线、钢琴线、氰化物之类的,基本都是照着他里学的。</p>

“我看工藤优作应该第一个被抓起来,他写的害人不浅啊。”</p>

一提到这个话题,小哀忍不住便吐槽道。</p>

“我看过他的,也看过不少犯罪案例,很多人作案杀人的手法简直和他里写的内容一模一样。他是公众人物,而且是那种很有名的人,对社会影响巨大,告他个教唆犯罪,应该跑不了吧?”</p>

<b>最新网址:</b>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