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真的有情?”山伯禁不住又问了一遍。
地藏菩萨手托明珠,熠熠生辉,缓缓说道:“夫情如水,既可如滚滚洪流,波涛汹涌,亦可似一泓秋水,波平如镜。‘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流通,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密’。”
山伯听得迷糊,一时没明白其中地意思,连忙低声叫道:“弟子愚钝,求菩萨详解。”
地藏菩萨顿了顿:“换句时髦的话讲,不平衡、不健康的情感,容易
或刺激所牵动,叫做‘凡夫的此岸’。平静稳健,的情感,称为‘佛(醒觉)的彼岸’。人唯有对自己的情感有所觉醒,能自我控制,不被外界牵著鼻子走时,智慧才可能开展,人生才有希望。”
山伯听得明白,眼前似乎亮堂了一些:“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地藏菩萨眼望着他,接着又道:“你可知道什么是‘菩萨’?菩萨的本义就是醒觉的情感!”
山伯心中霍地一跳:“醒觉地情感?这提法好啊!同样体现出对情感的控制力,似乎比儒家的中庸之道还要高明!”
地藏菩萨的声音不绝传入耳际:“若想修成菩萨,就要做一个清醒而有情感的人,达到感情与理智的统一。它体现出健全人格的本质,乃是人性地光辉,人性的完美表徵。
山伯心中欢喜,叫道:“若果如此,我也想修佛呢!”
“佛有心,觉有情。佛之情纯真净化,而非罗欲占有。在纯真之情中流露著慈、悲、喜、舍,表现出情同手足地互爱。不只对人类如此,对一切有情众生也怀著慈悲之心。人类若能纯真无伪的互爱,就能感到亲密,故称为‘相摄’。而慈、悲、喜、舍正是达到那亲密互爱地四个法门,所以称为‘四摄事’。‘不离大慈,不舍大悲。’此为有情之极致!”
山伯听在耳中,忍不住叹道:“多谢菩萨教诲,弟子明白了!来冥月城这么久,迟迟不来听您讲经,真是太遗憾了!”
地藏菩萨眯起眼睛,缓缓道:“小施主,你真的明白了?”
“呃?菩萨佛法无边,请您再启。”
“你可知道,佛心是什么?”
“您刚才说过,佛心就是有情,对吗?”
“佛心便是有情,却也是六道轮回的基础!更是修仙、修佛、成神、成圣的根基!我这样说,你明白了?”
“啊?……啊!”
听见这几句话,山伯忽然浑身剧震,一屁股坐在地上!
长久以来,他一直想着修仙,想着去除罪孽,减少天劫,却没想到一切地一切,最终都要着落在“佛心”二个字上!
然而“佛心”是什么?
“佛心”不是功德,不是善事,而是“有情”!
对人有情,对天地有情,对花鸟鱼虫有情,对宇宙万物有情,那就是“佛心”了!
有了这颗“佛心”,才能消除罪孽,走出冥界,减少天劫,修成仙佛!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若非菩萨指点,积一辈子功德也只是沽名钓誉!没有一颗常驻真心,永远免不了劫难,更无法修成大神!”
山伯呆呆的坐在地上,过了半晌,忽然双膝跪地,“扑通、扑通”叩了九个响头!
地藏菩萨双目微张,问道:“小施主,你终于明白了?”
山伯却道:“弟子愚鲁,还是不太明白。求菩萨指点,佛心该如何修持?”
闻听此言,菩萨微睁的双目彻底闭了起来,声音低低地道:“你记住,只有四句话:‘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明心见性,即身成佛!’”
山伯在心中默诵了一遍,问道:“何谓三界唯心,明心见性?”
菩萨不答,只是将手一摆:“佛缘在心,谈经已毕。小施主,你可以去了!”
山伯心中有无数疑问,竟然无法开口相询!
迟疑之间,只听菩萨又道:“佛宗贝叶不可轻用,从今而后,能不能登台入殿,就看你自己的觉悟了!去吧,去吧,好自为之。”
山伯无奈,只得恭恭敬敬的又磕了三个头,方才起身往外走。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