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意外的收获(2 / 2)

庞军说可以,我们去对面的那个咖啡馆坐坐吧。

两人在咖啡馆坐下,都在互相打量着对方,一时没人说话,冷场了。

不过应天龙还是注意到庞军的神色很严肃,一直在喘摸他的意图,应天龙决定开门见山,不用绕圈子:“庞军,告诉我,为什么离开部队?”

庞军回到说:“呆烦了,整天不是训练就是演习,按照上级制定的方案千篇一律,没有丝毫创新感,你还得坚决照办不能走样。真正的战场不是这样的,就好像刚才你我的对峙,比的是谁的反应更快,谁的枪法更准,现代化战争瞬息万变,还按照老一套进行,就是误导,就是拿战士的性命开玩笑。”

“说的不错,按照你的意思该举办什么样的演习才更有用呢?”

“实战、对抗,放开手去干,不择手段,只求目的,战胜对手就好。1976年7月以色列突击队营救人质的‘闪电’行动,穿过5个敌对国家上空,长途奔袭乌干达恩德培机场。这个天方夜潭式的计划里,乌干达位于非洲中部,距地处西亚的以色列约有4000公里,中间还隔着埃及、苏丹、索马里、埃塞俄比亚、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尤其是容留劫机分子的乌干达本身就是一个狂热的反犹太国家。以色列的对手绝不仅仅是几个恐怖分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其说是去战斗,不如说是去送死。”

说到这里庞军的两眼闪闪发光:“这次袭击,以色列突击队员炸毁了乌干达的11架米格飞机。另外,击毙了7名恐怖分子,45名乌干达士兵。在撤离恩德培机场时,106名人质中有2人中弹死亡,突击队员中只有内坦亚胡中校1人牺牲。这次堪称经典的千里偷袭简直是完美无缺,干的实在漂亮。”

“是呀,从第1架满载人质的‘大力士’飞机正急切地扑向夜空。从第1架飞机落地到返航的最后1架飞机起飞,整个战斗时间只有短短的53分钟,他们确实创造了奇迹。”应天龙点头赞同。

“他们在7月3日下午3点10分,越过长达数千公里都是阿拉伯世界范围。机群在飞行过程中离地面的高度不过15米。编队快到恩德培时,天气突然恶化,机群冒着被雷电击中的危险,在能见度极差的情况下,靠机上雷达摸索前进。22点40分,佩莱德的座机到达了恩德培机场南面的维多利亚湖上空。22点45分,整个机群抵达恩德培机场上空。此时的恩德培机场灯火通明,毫无戒备迹象。

“内坦亚胡率领35名队员旋风般卷向候机大楼,真正的战斗仅用了45秒钟便结束了,除了2名来不及卧倒的人质外,其余人员全部安然无恙。”应天龙说。

“真正的胜利来源于充分的俄准备,为确保突击的胜利,以色列摩萨德人员和参与过恩德培机场建设的建筑人员,以旧图纸为基础,参考美国情报组织提供的最新资料、以惊人的速度建造了1座恩德培机场的实物模型,其跑道长度、位置、候机楼、塔台大小,同恩德培机场一模一样,连窗户都不少一扇。就这样,即将远征的以色列士兵,在内坦亚胡中校的带领下,才能够在反复进行的战前演练里获得实战前最宝贵的经验,从而战胜对手。这只是它多次出征中的一次杰作。这次营救行动,也向世界显示了以色列特种部队的一流作战实力”

庞军佩服地说。

应天龙微微一笑:“所以你认为我们的演习只是做给别人看的,实质性的内容不多,你感到失望,就离开了部队,是不是?”

庞军点头说:“这是主要原因之一。”

应天龙没有再问下去,两人交换了联系方式,握手道别。

看着他远去的身影,应天龙突然觉得自己此行不虚,有了意外的收获。

各位亲爱的读者,希望多多支持、推荐,下面的章节会更加精彩。为答谢你们的观读。我将全力以赴为你们写出最好的文章。<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