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初会特里登(2 / 2)

特里登点点头:“是的,我曾经这么相信真主,可是真主总是闭着眼睛,他看不见阿富汗的苦难。我属于现在年近中年的一代人,我们同时代的人大多有过食不果腹,衣不暧身的经历。在我们的少年时代,也只有一年到头才能在饭桌上见到荤腥。而我们的上辈,上上辈,他们经历的苦难,我想有些和如今的阿富汗人也许不会有太大的差别。生活在这个毫无希望的国家,本身就是一场悲剧呀。”

“于是你就拿起了武器,开始反抗与争奋,可是最后连你自己恐怕都不知道射出的子弹究竟应该往哪个方向去了,是不是?”

特里登低下头,痛苦地说:“我开始相信塔利班,我认为只有他们才能挽救阿富汗,我错了,错的离谱,三十年的战乱,三十年的苦难,国王被推翻,政变之后是新的政变,苏联人来而复返,留下军阀混战,然后是塔利班。上台之初,塔利班似乎让人民有了某种程度的安全感,可是他们的统治又是那么的残酷,他们塔利班在其控制区内,全面推行伊斯兰法,实行极端宗教统治,颁布政令禁止电影电视,严控娱乐活动,男人必须蓄须,妇女不能参加工作,女孩子不能上学,男子不得刮胡须等,违者即在公共场合接受鞭刑惩罚。那些被惩罚者多遭毁伤,有的甚至被鞭打至死。”

特里登满脸的失望:“随着内战爆发,国破人亡,现在这种安全感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贪污和**。多年的战火已使塔利班领导人变得冷酷无情。塔利班高级领导人中似乎也承认塔利班越来越不受欢迎的。塔利班缔造者、喜欢过隐士般生活的‘独眼龙’穆拉.穆哈默德就是其中一位。他认为阿富汗所有的灾难都是民众的错。是阿富汗的一些人对伊斯兰并无感激之情,总是满腹牢骚、偏见和疾恨,正是这种行为激怒了真主并引了‘他的折磨’。塔利班有这样的领导人,看来他的末日屈指可数了。

应天龙点点头说:“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多行不义必自毙,正是塔利班倒行逆施,阿富汗人正在放弃他们对塔利班统治所抱有的任何希望。”

“是的,长期的战乱,让阿富汗远离现代文明,也造成了大批阿富汗难民。阿富汗的大部分地区仍然没有通电,看电视和打电话对于当地人来说几乎是天方夜谭。从首都喀布尔到坎大哈的道路两旁原是农田,在战乱中灌溉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结果良田化为沙漠,进一步恶化了阿富汗人的生存环境。我见过一个阿富汗小女孩写下的诗句:喀布尔鲜花遍地,但鸟儿们却不再飞去。因为它们一见到喀布尔,就会流下伤心的泪滴。这首足以让所有成年人心痛不已的诗出自一个孩子之手,让我心肝欲裂呀。”

特里登痛苦地说。

应天龙没有回答,他的眼睛也潮湿起来,是呀,阿富汗人民痛苦地、默默承受着战争带来的磨难,这种忍辱负重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他们日日虔诚地祈求,愿和平早日来到,可是和平的希望在哪里呢?

特里等抬起头看着应天龙说:“总指挥官先生,你来不光是为了听我的诉说,有什么事情就开门见山吧,需要我做什么呢?”

应天龙也一愣,特里登那么直接的提出问题,他一时还不好回答。

“我知道中国政府一直在默默地帮助着阿富汗,阿富汗人一直都认为我们有一个唯一的、最好的邻居就是中国,在我们国家最困难的时刻给予了我们全面的支持,这是每一个阿富汗人都知道的,按道理我应该帮助你们,可是宗教信仰却不允许我这么做。我们的《古兰经》第二章第85节说:你们不要自相残杀,不要把同族的人逐出境外。你们同恶相济,狼狈为奸地对付他们。如果他们被俘来归,你们却替他们赎身。驱逐他们在你们是犯法的行为。你们确信经典里的一部分律例而不信别一部分吗?你们中作此事者其报酬不外在今世生活中受辱,在复活日被判受最严厉的刑罚,真主绝不忽视你们的行为。”

应天龙回答说:“《古兰经》第257节还说过:真主是信道的人的保佑者,使他们从重重黑暗走入光明。不信道的人的保佑者是恶魔,使他们从光明走入重重黑暗。这等人是火狱的居民,他们将永居其中。塔利班是魔鬼,阿不都卡德尔的‘东突’也同样是魔鬼,他们倒行逆施,连年的战争使阿富汗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这等人才是火狱的居民,将永居其中。”

特里登沉默了,好半天没回答。

应天龙站起来说:“我知道你的中国名字叫阿江,可是你真正的名字叫本.特里登,你与恐怖大鳄本.拉登有亲戚关系,但是我不认为你与他们是一伙的,你眼睛里的痛苦告诉我,你热爱自己的祖国,不希望她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但你想到过怎么样从根本上去解决吗,一个人的力量也许是有限的,但并不代表他就可以逃避现实。今天我们就谈到这里,我还会来看你的。”

特里登很严肃地点点头。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