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休养生息治民政(中)(1 / 2)

万劫成道 渝州清隐 0 字 10个月前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时间悄然溜走,人群之中那嘈杂的声音也渐渐趋于一统,只剩下三个方案的领头人,各执一词。

其中之一乃是王绾,另一人乃是隗状,还有一个乃是廷尉。

当然,李斯依旧在想一个尽量完美的对策,所以一直没有出声。

三人争执不下,都认为自己的方式才是最适合的,也就不再多言,只等嬴政来裁决。

嬴政在偏殿之中,批阅了一会儿奏章,听到议政殿中的争论声渐渐小了,才将案上的竹简一卷,回了议政殿。

“看来诸卿是有了草案了?”

嬴政端坐在王位上,带着淡淡的笑意问道。

“启禀王上,老臣以为,赵地新附,民心思安,故因遣擅于调和的臣子前往主持。

当前之局,稳定了赵国民心,才能让赵地百姓恢复生产。”隗状抢先一步说道。

“隗丞相此言不妥,擅长调和的人,根本未解决问题,只是将问题掩盖而已。

如此一来,隐患多多,将来如何政令通达?

而且乱世之中,人心诡谲,无法不足以治世。

臣认为,当遣精通律法的官员前往赵地,每郡每县皆告以秦律,有作奸犯科者,秉公处理。

如此,不过三载,必能大治。”

廷尉同样不甘示弱,直接将隗状的提议否决掉了。

“臣以为,吾大秦根本无那么多官员储备,因此当广纳贤才。

求农家子弟指导赵地百姓恢复生产,求黄老子弟总理治政,求法家弟子维护治安,求儒家弟子教授礼仪。

如此半载可复民生,两年小治,十年之后,必定仓禀足而知礼仪,为一煌煌盛世。”

王绾同样站了出来,将自己的方案娓娓道来。

嬴政初听之下,觉得此方案似乎无可挑剔,可越深思,越觉得难以操作。

“王丞相此议美则美矣,惜乎做之难矣。

休说五日,三月可能齐备?

此时赵地百姓若不抓紧时间复耕,来年必定饿殍遍地。

倘若再逢天灾,恐赵地百姓十不存一。

因此,下官只好出言反对了。”

李斯不紧不慢地站了出来,将王绾的提议也否决掉了。

然后李斯转过头来,对着嬴政说道:“王上,如此匆匆而议,所漏者甚多,不妨令群臣归家,两日后均呈上自己见解。

然后第三日再在这基础之上,整理出最适合的治赵方案。

不知王上以为然否?”

“可!”

嬴政想了想,同意了下来。

毕竟时间太短,能够考虑到的方面并不多,如果能够回去深思熟虑,那么提交上来的方案不说万无一失,但一定会少很多漏洞。

于是,嬴政略过这个话题,选择处理其他事务。

散了朝之后,这条要挑选官员去赵地的消息不出意料地传了出来。

当听到这消息的时候,顿时暗潮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