剁肉、钢刀与《水浒》(2 / 2)

略微想了一想,觉得问题出在刀具上。

《水浒》里关于做臊子只用了一个字,切。

而我们做臊子,切完之后,是必须噼里啪啦一通乱剁的。

判断一。

宋代尽管已经出现了锋利坚韧得可以劈开铁甲的斩马刀,民间菜刀的刃口处理还是不行,剁多了起卷,折断。所以《水浒》里一直在切,从来不剁。

把肉切成臊子肉糜,要多费工夫。郑屠花一个小时才切出十斤肉,属于情理之中。

判断二。

宋代的饺子馅、包子馅、馄炖馅什么的,没有我们精致,就是一些肉粒。因为它只切不剁,弄不了太细碎。

关于钢刀的问题,描写杨奇那口刀时就闪过了一些杂念。古人缺乏成熟的表面处理工艺及元素组分掌控,靠经验,靠天吃饭,宝刀出世全凭运气。

不过我写的是玄幻,又不是科普与历史,费那个神干嘛,哈哈哈。

所以在本书里,臊子是剁出来的,不是切出来的。

但郑屠只花五分钟就剁好十斤,也没那么快。

再想一想,他不是还有四个熟练刀手吗?难道会自己老老实实弄?这些画面之外的东西,靠大家脑补,一一交代就成流水账了。<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