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建木之叶(1 / 2)

 朝堂上下议论纷纷,拉帮结派,无人理会站在高台之上的轩明策,他微闭双目,单手握拳背于身后,极力克制自已的情绪。</p>

“前些日子大王看起来还面色红润,怎会突然就驾崩了?”</p>

丞相祝离曾是王上太子时期的伴读,后王上登基,他也因自身才学出众,品德学识皆在人之上,由王上亲点,提拔为一国之相,这一当便是三十年。</p>

如果说轩明策对殿内所立之人最不满的,那一定便是祝离。他是王上的心腹大臣,位高权重,几乎与轩明策不相上下,若轩明策不是王族,那根本就没法和祝离的地位相比。</p>

不久前王上为了轩辕琝熠的安全,被逼接受了轩明策的建议,让他担任了临时监国一职,毕竟轩明策才是王族,若是在他驾崩之时轩辕琝熠还不能及时赶回来,至少整个王权还在他们轩辕家族手中。</p>

即便如此,祝离还是经常会跟他唱反调,他欲除之而后快,但现在还不是时候,他根基不稳,明不正言不顺,而且真正正统血脉的轩辕琝熠还活着,怎么也轮不到他。想到这些,他只能谋而后动。</p>

“祝丞相是何意?难不成怀疑我谋害皇兄不成?”</p>

祝离冷哼一声,嘴上没直接说,心里恐怕是这般想的,而且旁边也有人小声附议。</p>

“还好当时几位太医都在,不然我还真说不清楚了!”轩明策早有准备。</p>

几名太医连连点头,他们身家性命都在轩明策手中,即便说错一个字,都可能殃及整个家族。</p>

祝离等大臣虽有疑问,无奈没有证据,只得作罢。</p>

轩明策这才稍松了一口气,接下来才是他最重要的谋局。</p>

“礼部,王上驾崩,有哪些事情急需本监国处理的?”</p>

“回监国大人,按国礼,自当是首先按遗诏,新王登基立皇,祭告天地。然后由新王主持丧礼,并昭告天下,国丧三年,举国皆哀,禁一切娱乐。”礼部回禀。</p>

“可皇兄走的突然,并未来得急留下遗诏!”轩明策已经将整个宫殿搜了个遍,并未发现遗诏!</p>

“先王已立轩辕琝熠世子为太子,继任大统!遗昭在此!”祝离从袖中取出一个卷轴,确实是皇家专用。</p>

“遗诏怎么会随意地放在你那里?你怎么证明它就是真的遗诏呢?”难怪自已找不到,原来在祝离手中,轩明策转念一想,谁能证明它就是真的。</p>

“臣等皆可证明!”</p>

谁知群臣都出来做证,着实让轩明策吃了一惊。</p>

原来先王背着轩明策,早就召见了这群老臣,并当众立下遗诏。</p>

所有人都知道,唯独他不知,他恨得手指甲用力掐入自已肉中,想着自已皇兄死前都要坑他,恨不得将他从棺材里拉出来鞭尸,真是生在王家都是狠人!</p>

“琝熠世子现在生死不明,谁能保证他什么时候能回来,甚至谁能保证他现在还活着?国不可一日无君!”轩明策一个眼色,听命于他的大臣走出来说道。</p>

“你这是何意?想违背先王遗诏?还是诅咒琝熠世子活不成了!”祝离一句就将他顶了回去。</p>

“我是轩辕血脉,如果我的侄儿有任何不测,我自是顺序继承大统的不二人选。但我既已接任监国,就已经准备好了辅佐琝熠侄儿,只是天有不测风云,万一琝熠侄儿他遭遇不幸,我也希望众亲家能接受事实!”</p>

众人沉默!这些人大多是文臣,武将在外镇守边境,无一人在都城,他们就算想去接轩辕琝熠回都,也是有心无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