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何必畏手畏脚?(2 / 2)

“不用叫我老爷,跟刘家寨那边的人一样,叫我东家。”</p>

···</p>

从刘升来到天目山,前后近半个月,竟然一滴雨没下,山间已经有不少溪流干涸,房山南坡前那条原本水量看着还算充沛的小溪最近几天快要见底。</p>

这让刘升意识到,崇祯末年的大干旱比他想象的还要可怕。</p>

天目山这边,即便再努力,恐怕也种不出多少粮食。</p>

他房里倒是库存了不少“粮食”,还都是后世各种管饱且有营养的好货。但这些东西是没法补充的,用一点少一点。</p>

再考虑到历史上今年秋天,李自成就会出山,席卷河南大地,收揽百万流民大军。刘升觉得他必须再激进一点,充分利用空间门和北美的资源,尽快发展壮大势力。</p>

若是因稳妥保守发展得慢了,恐怕到时难以影响到大势,甚至可能被大势拍得粉碎。</p>

何况,就空间门而言,他是具有唯一性的——其他人、动物要穿过去,必须得靠他。</p>

他又在后世特殊部队练就了一身本领。</p>

如此,何必畏手畏脚?</p>

···</p>

中午,刘升带着给西分岭十户人家造的户籍册子回到了房山南坡。</p>

午饭后,他将柳大川几人召集起来,道:“我准备明早再去毛家集买一批粮食,招一批人,明晚之前赶回。</p>

你们将家给我看好了——若真遇到不能力敌的,就先跑路保住性命,等我回来再说。”</p>

听见这话,柳大川觉得他必须要劝谏了。</p>

“东家,如今瞧着山里的溪水也要干涸了,没水就没法种粮食。若是靠买粮食支撑,招来的人越多,消耗越大,东家便是有再多钱,怕也撑不了多久啊。”</p>

邹润娘也出声道:“如今粮价已接近往年的十倍,老天这样旱下去,今年整个河南怕是都收不到多少粮食。</p>

到那时,便是有钱也买不到粮,抢同样未必能抢到足够的口粮。因此,招人之事还请东家三思!”</p>

刘升见其他人也是一副担忧、欲言又止的样子,便道:“大家的担忧我都明白,但招人的事我自有考量。还是当初那句话,只要有我刘升在的一日,就不会让大家饿死。”</p>

次日天蒙蒙亮,准备充足的刘升到小李村骑上一头寄养在李富昌家的骡子,前往毛家集。</p>

骡子虽然不是马,可赶路速度却也比刘升步行快些,因此一个多小时后,他就赶到了毛家集。</p>

难民潮带来的畸形繁荣,让毛家集的早上比十几天前更热闹。</p>

逃难的流民也更多,模样更凄惨。</p>

刘升看见,有的人没卖出自己,就倒地上死了。镇子上富户组织的收尸队没及时赶来,尸体就被一群红了眼睛的男人抢走,拖到离镇子并不算远的小山谷中。</p>

那里炊烟袅袅,隐约传来的怪味儿令人作呕。</p>

刘升紧皱着眉头,看着各色各样的流民,再次改变主意,准备尽可能的多挑些人走。</p>

当然,为了基业的稳定,他不会滥发善心。那些眼底发红的,他绝对不要。且尽量挑拖家带口的,有一技之长的。</p>

最终,刘升挑了足足二十户。</p>

约定好让这些人跟他走后,他先从镇子里买来一大锅粥,分给这些人喝,然后便让他们在镇子外面等着,他去买粮食。</p>

到镇子上粮店一看,打好的糙米灰面竟然从十几日前的八两三钱银子一石,上涨到了三十两一石!翻了近四倍,是崇祯初年正常粮价的二十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