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统称华部,整编军队(2 / 2)

渔猎团编制和民勇团一样,但暂时分为一个狩猎大队,两个捕鱼大队。</p>

常备军编制中,什伍两级不变,之后变更为三三制。既三什为一队,三队为一哨,每哨另设一什伙兵,由哨官直辖。</p>

这样一来,常备军便可暂定为四個哨,红娘子、杨和庆、张谷英、文宥,你们各领一哨。</p>

在这边完成整训后,红娘子驻守大水瓶寨,杨和庆驻守西走马岭、文宥驻守祖师顶,张谷英驻守河边营。</p>

另外,由我亲任常备军指挥官,红娘子任副指挥,一同负责常备军的兵员选拔及整训工作。</p>

至于首领亲军,组建、整训、指挥都由我全权负责。诸位没问题吧?”</p>

几人都知道,军权是刘升这位首领权力的核心,而他们都没有跟刘升争权的想法,于是一起道:“没问题。”</p>

刘升露出笑容,道:“那垦荒屯田和军队整编的大方面安排就先这么定了,接下来,我们先把亲军、常备军、渔猎团需要的兵员给选拔出来,然后再商讨垦屯的具体事宜···”</p>

之后一连五日,刘升将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兵员选拔及军队整训上。</p>

他先从义军精锐中抽调了10名骑术最好的人,组建亲军骑兵第二什。</p>

然后挑选了30个各方面都比较出色的义军步卒,又从难民青壮中挑选40人,从张遨、李牛那二十七个弓兵中挑选了10人,再加上原来的20名披甲战兵,组建了骑兵20人、步卒100人的亲军。</p>

亲军还将具备教导团和军官培训团的作用,所以定为两什一队,共有六位队长。</p>

骑兵队长为王老五,步卒的五个队长则依次为彭有义、柳二河、郑二砫、黄敢、张遨。</p>

常备军方面,刘升从青壮男丁中抽选一百多人补充进去后,就带着红娘子等四人,对400名步卒进行基本的队列及武器使用训练。</p>

因为刘升目前还没造火枪,所以常备军暂时还是以刀牌、弓箭、长枪为武器。</p>

至于渔猎团,刘升在任命沈兆先为狩猎大队长,任命刘长河、胡东流分别为第一、第二捕鱼大队长后,就将人员选拔及整训的工作下交给了三人。</p>

但他也给三人定下了选人标准,那就是优先选择有狩猎、捕鱼经验的人。</p>

兵员选拔和整训的事情虽然重要,但垦荒种田的事刘升也没有抛下不管。</p>

郭三海在刘升的授意下,每天带着一千多青壮,到河边去伐木、垦荒,建立河边营地。</p>

华初营(原一号营地)这边,再多了几千人的情况下,伐木、垦荒、造田的速度则大大增加,每天都有好几十亩田地被开垦出来。</p>

不过,对于垦屯方面的事务,刘升最关心的却不是每天新增多少田亩,而是育苗···</p>

“大当家的请看,这些红薯苗便是俺们按照您教的方法培育出来的,看这枝叶,已经可以剪苗移栽到大田里了。”</p>

一块红薯育苗田前,老农何贵友有些紧张地向刘升说明情况。</p>

红薯育苗是华初营这边刚开垦出田地时,刘升就交给何贵友的任务。</p>

当初,他可是对照着后世的红薯种植技术资料,将育苗、栽插等种植环节给何贵友等老农讲了好几遍,直教到何贵友等人都表示懂了才为止。</p>

至于红薯种,却是他为末世囤积的物资之一,都是在后世挑选的优良种薯。</p>

然而种田是件比较依赖经验的事,所以,哪怕资料在手,刘升也不敢保证这次红薯育苗就能成功。</p>

此时听了何贵友的话,他走进地里检查了一番。</p>

发现薯苗长到了二三十厘米,每株都有六到八张叶片,跟资料里的描述相同,刘升这才笑着点点头,道:“是可以剪苗移栽了。”</p>

见刘升满意,何贵友松口气,随即又张口欲言。</p>

刘升见状问:“何叔有什么话但讲无妨。”</p>

何贵友不再犹豫,大着胆子道:“首领,这红薯俺们之前也没种过,真能亩产上千斤?”</p>

这话何贵友其实不是第一次问了,他知道这么问可能惹恼刘升,所以之前才犹犹豫豫。</p>

可作为一个老农,他对这件事真的很怀疑,哪怕他已经亲手完成了红薯的育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