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军政初想,铁矿消息(2 / 2)

都是滑膛燧发枪。</p>

至于燧发装置,他选择的是转轮打火的击发机,而非需要弹簧的撞击式燧发机。不是他没囤积弹簧,而是囤货有限,不想用在这上面。</p>

选择滑膛而非线膛,也自有考量。</p>

一是现阶段没有给手下步卒用线膛枪的必要,装备一定数量的滑膛燧发枪,便足以在明末诸势力中称雄。</p>

二则是为了方便以后让工匠们照样子打造滑膛枪,更多的装备军中。</p>

如果一开始就造线膛枪,以线膛枪的生产效率,今后想要列装军中,难度会增加很多倍。</p>

倒不如先让军队多装备滑膛燧发枪,等以后拥有了更多的造枪工匠,乃至发展出了军工业,再考虑生产线膛枪。</p>

事实上,即便是滑膛燧发枪,刘升也没准备打造多少,二三十杆就够了。</p>

因为无缝钢管在这个世界的很多年内,都将是用一根少一根的稀缺物资,耗费在滑膛枪上太可惜。</p>

毕竟他囤积的无缝钢管,能用来造枪的也就三十根,总长度三百米而已···</p>

刘升跟杨和庆在匪寨厅前的空地上等了不到一刻钟,老山寨剩余的土匪便都被拿下了。</p>

亲军队长彭有义满身是汗的过来汇报战果——</p>

“启禀首领,此战斩杀老山寨土匪二十一人,俘虏五十六人。</p>

另外在匪寨中搜出粮食一百二十五石,白银三百五十三两。家猪两口、山羊五只以及好几十只鸡。”</p>

听完,杨和庆又不禁吐槽,“七八十人的寨子,才这点钱粮物资,真不知这老山寨怎么经营的。”</p>

刘升道:“这老山寨的土匪不种地,吃喝全靠山下村子供应,没存多少钱粮很正常。”</p>

“首领不是说这岳开山跟山下地主勾结,专门欺压勒索穷苦百姓吗?不如俺们去把村子里的大户地主也给灭了?”</p>

刘升听了一笑,“我正是这么打算的,但不能都灭了——就照明港时那么办,有民怨的抄家公审,没民怨的交一部分钱粮就行。</p>

这几个村子的公审都由你带人来操办,头两个村子,我会在旁看着,避免你出错。”</p>

杨和庆听了咧嘴笑起来,道:“首领放心,俺也是小地主家出来的,不会乱搞。”</p>

说完,杨和庆就大声吆喝,让随他来的一队常备军集合,准备下山。</p>

看着杨和庆忙碌,刘升却在想,红娘子、杨和庆这几人就算了,以后不能再让其他将官沾手公审的事。</p>

回头可以从移民中招募一批认得些字的年轻人,先提升他们的识字率,再教算术,为以后开办学堂、夜校储备师资力量的同时,还可以顺带选拔出适合搞军政的人来。</p>

···</p>

七月到来前,刘升等人将刘家寨周边二十里内的土匪全部剿除。</p>

七月初一这天,红娘子等四人奉命来刘家寨找刘升开会。</p>

会议室就是刘升平时在这边歇脚的原木屋。</p>

刘升将他绘制的一张天目山区域地图放在了桌子上,道:“根据风头寨的土匪头目交代,他们的铁料是从铜山那边购买的,说是那边有个私人偷开的铁矿。对此,你们怎么想?”</p>

说话间,刘升用铅笔头点了点天目山偏西北方向的铜山区域。</p>

铜山在南阳府泌阳县,原名大复山,与天目山其实是一整块山区,恰好位于南边的桐柏山脉与北边的伏牛山余脉之间。</p>

至于风头寨,则是一伙颇有想法的土匪,虽然只有几十人,却掳了一名铁匠,在寨子里打造兵器甚至盔甲。</p>

结果“大事”才开了个头,就让刘升、文宥带兵破了山寨。</p>

发现风头寨有铁匠、铁料,刘升顺便就审讯了一番,没想到竟获知铁矿消息。</p>

在刘升这么多天的有意影响下,红娘子几人都清楚拥有铁矿、铁场对华部而言多么重要。</p>

因此,红娘子第一个表态道:“铜山离这里又不是很远,既然知道那里有铁矿,俺们当然要拿下来。”</p>

杨和庆则笑道:“凭俺们现在的实力,要拿下一个小铁矿,那不是袖筒里摸胳膊——手拿把掐嘛。”</p>

文宥则言简意赅地道:“俺也觉得该拿下。”</p>

刘升一笑,道:“行,那咱们这就议一议该带多少兵马过去,去了又该怎么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