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论道之前风起云涌(2 / 2)

京城翰林院外,无数人日夜祭拜王君玉,王君玉的英雄事迹还被无数人写成了诗篇,广为流传,翰林院虽然本次青莲论道没有青莲进账,但它的威名半分未损,甚至还增加了几许光环。</p>

大学士陈更出关了。</p>

他闭关悟界整整三年,两耳不闻窗外事。</p>

而今,他出关!</p>

出关只因一件事情,他需要亲笔将王君玉的名字,刻在翰林碑上。</p>

这是传统,有影响力的翰林离世,大学士亲笔题写碑名,永载翰林陵园。</p>

陈更题了碑名,回到了翰林居,召来了欧阳东以及另外几名学正,简单了解些这三年来发生的大事件。</p>

三年来发生的大事件,最大的当然是本次青莲论道,青莲论道,十年一届,代表着九国十三州的文道底蕴,圣殿甚至还以此为依据,对各国重定进士名额,对于各国而言,都是一等一的文道大事件。</p>

陈更得到了答桉,这个答桉,纵然他修行多年,早已心如止水,还是全身大震。</p>

大苍国居然夺了第一!</p>

怎么夺的?</p>

要细节!</p>

细节昨日才刚刚宣布:青莲论道,首功当属林苏!</p>

林苏?陈更霍然抬头:“何许人也?本座从未听过……”</p>

“大学士没听过也属正常,此人只是一个文道后辈,去年才脱颖而出,成为大苍状元郎!”</p>

“状元郎!太好了!”陈更哈哈大笑:“翰林院编修还是编撰?”</p>

这话一问,面前的几个学正同时脸有异常,迟疑未答……</p>

陈更脸色慢慢改变:“难道说,一代状元郎,只挂个翰林院学士之头衔?未加编修?”</p>

欧阳东深深吸口气:“大学士容禀……林苏其人,极为颠覆,陛下未加其翰林院头衔……”</p>

“什么?”陈更拍桉而起:“堂堂状元郎,未加翰林院头衔?如此奇才,游离于翰林院之外?青莲第一宗师,千古荣耀,竟然与我翰林院无关?”</p>

欧阳东深深一拜:“大学士息怒,这……这都是陛下的决断,下官等人微言轻……”</p>

“人微言轻是一回事!有没有据理力争是另一回事!”陈更目光缓缓抬起:“现在告诉本座,你们有没有据理力争?”</p>

众位学正面面相觑,全都沉默……</p>

陈更冰冷的目光移向天空,深深吸气慢慢平静:“还有何事?”</p>

“禀大学士……”欧阳东道:“文渊阁刚刚下发论道通知,两日后,林苏将在文渊阁论道。”</p>

“青莲第一宗师,文渊论道!为何不是翰林论道?”陈更仰天长叹:“嫉贤妒能,鼠目寸光,何其痛哉?”</p>

三位学正同时大惊,大学士骂的是谁?</p>

白鹿书院,一人飞快地冲出了书房,冲向外面。</p>

后面传来急呼:“邓兄!”</p>

此人紧急止步,正是邓洪波的儿子邓秋山,白鹿书院的学子,喊住他的人叫齐北,乃是南王的第二个儿子,两人的相识,还要追朔到邓秋山那次对谢云的挑战,他以算盘击败谢云之后,受到了白鹿书院的打压,只有三个人站出来,坚定地支持他,这三人中,就包括南王的二儿子齐北。</p>

从此,两人越走越近,渐成好友。</p>

“齐兄!”邓秋山双手一拱。</p>

“邓兄如此急匆匆而出,何事?”</p>

邓秋山道:“齐兄可有听闻?林师将于两日后文渊论道,小弟欲立返家中,求家父带我参加。”</p>

齐北深深一鞠躬:“邓兄,小弟也正是为此事前来找你帮忙的。”</p>

“你……你也想参加?”</p>

“第一宗师论道,何人不想参加?然而小弟的南王府远在八千里之外,即便此时去信求家中大儒出面,恐怕也是赶之不及,京城小弟亦无其他大儒亲属,能否求令尊大人,也带小弟参加一回?”</p>

文渊论道,非大儒不可参加。</p>

但大儒可以带两名子弟。</p>

所以,整个白鹿书院此刻全都急了,都在找关系求带……</p>

南王二王子齐北也是其中一员。</p>

邓秋山思考了片刻:“小弟家中虽也有几名兄弟,但不甚成器,对于林师的论道,或许不懂,好吧,我求求爹爹,看能否让你我一起参加。”</p>

齐北大喜过望,一躬到地:“多谢邓兄!”</p>

……</p>

消息传到西山。</p>

西山别院中,几女面面相觑……</p>

林苏将在文渊阁论道,不管论诗论文论乐,她们都希望去亲眼看一看,可惜她们身为女儿身,并无文位,根本进不了文渊阁。</p>

如果说她们这四位天之骄女,此生也有身为女儿身的恨意,无疑该是此时。</p>

良久,谢小嫣打破沉默:“没办法了,只能用计了……”</p>

用计?玉凤公主、陆幼薇和毕玄机齐齐抬头,眼中都有强烈的希望,有计就好,只要能亲眼看一回他在论道台上的风姿,只要亲耳听一听他论道,随便什么计都可行。</p>

谢小嫣道:“此计名美人计!幼薇,你让他亲个嘴儿,换取他西山别院补充论道,他在文渊阁怎么论的,到西山别院再论一回……”</p>

陆幼薇一跳八丈高,追着谢小嫣打,她追是一步就追上了,但谢小嫣直接掐住了她的两臂,她在谢小嫣手下弹啊跳啊,根本拿谢小嫣没办法。</p>

几女笑闹成一团。</p>

张家笑不出来。</p>

哪个张家?前兵部尚书张文远的家,张文远被革掉了兵部尚书职,张家丑事传遍京城,真正是人尽皆知。</p>

张文远从金殿返回之后,黑着脸进了书房,整整一天一夜都没有出来,张宏让人给爹爹送去了酒菜,但今天早上,侍女端出来时,原封未动。</p>

一股看不见的压抑感,笼罩张府上下。</p>

包括张文远本人,包括后院深深,也包括众多的门客,食客。</p>

从昨日开始,张家门客陆续告辞而去,到如今,已经走得不剩下几人,所谓门客,也是观风向的,他们寄居于张家门下,看的是张家前途似锦,而如今,张家从朝堂上撤了下来,张家名声臭了,谁还会将自己的人生跟张家作捆绑?</p>

张宏、张秀、张浩月等张家后辈子弟,亲眼看着这些门客的离去,亲耳听着外面市井之中对于张家的侮辱,他们有家道中落的感悟,但也有对林苏最深的恨意。</p>

满朝之人,都猜到张文远事件,后面站着林苏。</p>

张家自然更能想到。</p>

如果这些后辈子弟是修武的,此时或许想的是,拔剑而起,斩了林苏的人头,遗憾的是,他们并不是修武的,他们是修文的,而且他们全都是被废了文山文坛文心的文道废人!</p>

全天下被废掉文坛文山文心的人不少,但还真没有哪一家会有兄弟三人,整整齐齐被废!</p>

而且还是被废在同一人手下。</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