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齐民要术》(2 / 2)

桌上象这样的金纸有十多张,而且林苏依然没有完……</p>

贾长老看看天空,看看面前的人,完全不知身在何处……</p>

西院之中,三女也是心神不属,得知来的人是一个顶级人物之后,三女又是紧张又是兴奋,作为相公的小媳妇,三女知道相公有多难,相公的仇敌满天下,能帮他的人屈指可数,而农圣圣家显然是可以帮他的,这个顶级长老登门,机会太好了,怎么想个办法给人家留个好印象,是作为小媳妇该当担起的责任。</p>

“我去给相公上茶!”绿衣端起茶杯。</p>

崔莺啊地一声跳起:“绿衣姐姐,你搞没搞清情况,相公在会客呢……”</p>

绿衣无语凝咽:“我的天啊,上茶这词儿现在彻底玩坏了,我说的是上个正经的茶!”</p>

崔莺想歪了,握脸,尴尬,想钻地缝……</p>

陈姐拦住了:“别去!”</p>

绿衣微微一惊……</p>

“你看!”</p>

绿衣目光一凝,吃惊地看到书房里金光如海浪,层层叠叠……</p>

“相公跟那个长老应该是在书房论道,金光漫天的,应是高层文道,不适宜打扰。”</p>

绿衣吓了一跳:“是!是我疏忽了,陈姐,我们到外面看着门,免得有人进来……”</p>

林苏写得很忘我,根本没有注意到书房中已经变了样。</p>

《齐民要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部包罗万象的农家宝典,全文分十卷,九十二篇,总字数达到十一万,即便是原文写下,都是一部旷世奇书,但林苏并未完全按照原文来写,其中经后世验证有错误的地方他作了修正,后世更先进的育苗育种技术,他作了添加,虽然并不具体,但那高深的理论一经融入,他笔下的这部旷世奇篇,比原著更进一层。</p>

随着他步步推进,他的笔尖悄然改变了模样,似乎变成了一支画笔,散发出七彩霞光,又似乎成了一具犁,在广阔的天地间开辟了新世界……</p>

贾长老放下了第二页纸,眼中全都是不可思议……</p>

他的目光投向林苏的笔尖,眼睛猛地睁大,天啊,他看到了什么?</p>

林苏笔下出现了一团火焰,青莲之火!</p>

而林苏身后,一座高楼的虚影若隐若现!</p>

笔下青莲火,身后三重楼!</p>

这是宝典出世的特征!</p>

圣殿宝典!</p>

圣殿有经,有典,经为圣人书,典为文雄写!</p>

经称圣经。</p>

典称宝典!</p>

经纳圣人思,典汇百家象。</p>

圣殿宝典,那是所有文道修行人毕生的追求,包括贾长老自己在内,甚至包括圣殿各大长老在内,何人不想留下一部宝典?</p>

但是,何人能够?</p>

而如今,林苏一部《齐民要术》尚未全部完工,已经呈现出宝典的特性。</p>

今日,莫非要见证一场万载难逢的盛况?</p>

在他激动、惊诧的目光中,林苏写下了最后一笔。</p>

《齐民要术》正式登台!</p>

他笔下的青莲火猛然一张,将整座书房完全纳入,一声轻响,百张宝纸合为一本书。</p>

书页无声地翻开,激起涟漪万千重,虚空之中出现一座莲台。</p>

贾长老心头全是问号……</p>

真的开了宝典之门,这一切都是宝典问世的信号,但是,有一点不同,以前宝典出世,诸天震动,宝典横掠天际,气象万千,万民敬仰,而今日只是书房震动,虚空成书,且不说天地异像,就连书房之外都一无异常。</p>

圣殿到底认不认这部宝典?</p>

如果认,为何不给他万民敬仰之机?</p>

如果不认,面前的一切,分明就是宝典出世的异像。</p>

莲台之上,突然出现一人,身着黑衣,头发漆黑如墨,莲台飘来,林苏和贾长老都看清了他的面孔,此人看起来只有双十年华,还挺帅,但他的眼睛却宛若经历万古岁月狂潮,气度之脱俗,绝对非同凡响……</p>

黑衣少年开口,声若洪钟巨宇,一字一字钉入林苏和贾长老文山之上:“《齐民要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于农事精细入微,极具农学价值,收为圣殿宝典!”</p>

林苏全身大震……</p>

他自然也知道圣殿宝典何等分量,那是比《伦语》、《道德经》这些圣经仅差一档的存在。</p>

他写下的这本《齐民要术》,一步登天!</p>

贾长老心头大跳,猛地抓住林苏,深深鞠躬:“弟子贾无余,见过特使大人!”哪怕面前之人是少年模样,但既然开口定典,必定是圣殿高层,而且他也一定不是少年人。</p>

林苏感受到他手臂的力度,也鞠躬:“弟子林苏,谢特使大人夸奖!”</p>

黑衣少年微笑道:“你谢老朽,老朽却得谢你,《齐民要术》成书,万世同惠,依圣律,但凡写出宝典之人,奉为圣殿‘常行’!恭喜林苏,你已是圣殿‘常行’!”</p>

手一抬,一枚非金非木的银色令牌飞向林苏。</p>

林苏接过,面前的牌子,正面“圣殿”,背面“常行”!</p>

他的心跳加速了……</p>

他知道何为圣殿常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