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逛青楼四(2 / 2)

宋吹 花花和尚老道 0 字 9个月前

欲知日日依栏愁,但问取亭前柳。</p>

但是当时自己一腔心血都在秦观身上,奈何秦观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最终还是没有修成正果。</p>

其实现在的小李师师才十岁,还没长开,但是周邦彦念着与李妈妈的旧情,有心帮村,以周邦彦在青楼届的地位,他的评价便是定论。</p>

崔妈妈急了,这就一会功夫没盯着,让李师师这个狐狸精抓住了机会,还好小李师师才十岁,对九娘构不成威胁。</p>

方如玉见小李师师上场献唱,就不断在向张安安暗示。</p>

张安安当然知道方如玉是什么意思,等到小李师师唱罢,周邦彦评价完,张安安就迫不及待地说道:“我为我家清儿改编了一曲《明月几时有》,还请诸位指教。”</p>

张安安话音刚落,蔡京立马就接上了口:“公子大才,老夫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欣赏这首《明月几时有》。”</p>

张安安和蔡京这么一唱一和,旁人也无法反对了。</p>

清儿款款来到场中,凤眼含情,将张安安教给自己的王菲版《但愿人长久》唱了出来。</p>

清儿一曲还未唱罢,程俱已经说道:“靡靡之音。”</p>

方如玉大惊失色,清儿若是得了这个评价,在这一行就算是毁了。</p>

张安安虽然是个学渣,但是靡靡之音还是知道的,不由大怒,开口就骂:“你特么坐在青楼,不听靡靡之音,难道听儿歌不成?”</p>

蔡京见张安安勃然大怒,立即指着程俱骂道:“无知小儿,你出生科名鼎盛世家,不思科举,以恩荫入仕,不念君恩,狂言上疏被黜。”</p>

蔡京也是急了,本来这种场合,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姑娘出来表演个才艺,大家给点评价,哪怕再不中意,至少也要说点过得去的话,花花轿子人人抬是这行业的潜规则,就像刚才,小李师师人都没长开,周邦彦念着旧情夸其“人风流、歌婉转”,歌婉转还说得过去,可十岁的小女孩怎么个人风流啊。大家还不是照样鼓掌附和。</p>

可是这个程俱,不按套路出牌,曲还未唱罢就给出了评价,就已经极为失礼,若是说好话也就罢了,可偏偏还是给出个“靡靡之音”,蔡京如何不怒。</p>

自己刚才都已经介绍了,自己是被张安安邀请来的,你程俱明知道清儿姑娘是张安安的人,还给出了这么一个评价,分明就是打张安安的脸,不但打了张安安的脸,连老夫蔡京的脸也一起打了。</p>

既然你程俱不给我们脸面,那么我们还要给你脸吗?所以蔡京逮住了程俱一通臭骂。</p>

程俱也没有料到蔡京的反应会这么大,可是程俱也是一付臭脾气,当即仰着脸说道:“《明月几时有》是按着水调歌头的曲牌来唱的,这位姑娘乱唱一气,有失体统,为何不是靡靡之音?”</p>

程俱说得也不无道理,其时的词牌名就好比现代的歌谱,词就是歌词,唐宋的诗词其实就是歌曲,是唱出来的。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就是词牌名,有着固定的曲谱唱法,明月几时有就是歌词。</p>

张安安在蔡京的解释下,也算明白了,在宋代,《明月几时有》有着固定的唱法,不是能随便唱的,但是张安安还是颇为不服气,向程俱问道:“那清儿姑娘唱得好听吗”</p>

清儿姑娘的嗓音空灵,唱这首王菲版的《但愿人长久》极为合适,虽然没有按照水调歌头的唱法演唱,初听虽有不习惯,但是细细品味,有会另有一番滋味。</p>

程俱对于这一点倒也不能否认,但是此时年轻气盛,不然也不会上疏被黜了,不由说道:“离经叛道,岂非就是靡靡之音。”</p>

见程俱还在嘴硬,蔡京忍不住又要破口大骂了,但是被张安安拦了下来:“蔡相公,看我今天以德服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