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天师道的由来一(2 / 2)

宋吹 花花和尚老道 0 字 10个月前

其实这些社会名流看到的龙、虎都是假的,是张道陵借助炼丹营造了特定的气氛,通过言语地引导,还有一点点张道陵特制的迷药,产生了张道陵需要他们看到的幻象。</p>

社会名流们可不知道是假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都亲眼见到了,那还能有假?于是回去之后,不免作为谈资向别人夸耀!</p>

这些社会名流中不乏有一诺千金古大侠这样的人物,说出来的话自然不会被人怀疑;其中有一两个心志坚定之辈,并没有产生幻象,但是很快就淹没在了众人的口中之中。</p>

“小儿,老夫亲眼所见,还能有假?”</p>

“那是你没有仙缘?”</p>

。。。。。。</p>

张道陵60岁的时候,听闻蜀中民风纯厚,易可教化(其实就是人傻好骗),便移居蜀地(今四川)鹤鸣山。</p>

张道陵先居阳平山,后住鹤鸣山,还到了西城山、葛溃山、秦中山、昌利山、涌泉山、真都山、北平山、青城山,精思炼志。永和六年(141年),张道陵著作道书24篇,自称“太清玄元”,收徒设教,建立道教基层组织。</p>

这次张道陵要玩一把大的,开宗立派,要为子孙创下一片基业。</p>

张道陵精通医术,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收拢民心。</p>

符水中加了强身健体的药材,咒法给人强烈的心理暗示,双管齐下,很快就聚拢了一大批的信徒,弟子户达数万。</p>

当然也有不见效果的,但是解释权在张道陵手上,别人为什么有效果而你没有,那是你不够虔诚。</p>

张道陵这么一说,这些人更加虔诚了;基数大了,总有一些奇迹的,有那么几个原本得了重症,药石无效之人居然就这么好了,自然被张道陵极其弟子作为重点的宣传对象;</p>

至于还是没有效果的那些人,自然是被忽视了;实在要个解释,那么就是你虽然虔诚,但是没有缘分;</p>

缘分这个东西很奇妙,什么解释不通的事都能往里面塞,偏偏百姓还就信这个。</p>

张道陵对信徒有个要求,奉其道者,须纳五斗米,时称“五斗米道”。</p>

汉安帝元年(142年)张道陵托言太上老君亲降,授“三天正法”,命其为“天师”;同年又授“正一科术要道法文”,“正一盟威妙经”,命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又托言太上老君于汉安帝二年下二十四治(布化行道的地区机构):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嘱天师张道陵奉行布化。</p>

于是张道陵在巴蜀地区建立起二十四个宗教活动中心,即二十四治,进而设立祭酒,分领其户,有如宰守。从这时起,道教开始有了正规教团组织“正一盟威道”,后世也称之为“天师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