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向太后(2 / 2)

宋吹 花花和尚老道 0 字 10个月前

可是令赵佶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向太后仅仅把持了半年朝政,就还政于自己,让自己亲政了,这可把赵佶激动坏了,向太后对自己是真的好啊,知道自己没有根基,就先帮自己梳理半年,朝局一稳就毫不恋权的还政自己,为自己之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感到羞愧!</p>

向太后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向家考虑。</p>

向太后贵为后宫之主,享尽人间富贵,也就只有一个向家令其牵挂不下了。</p>

赵宋为防止统治集团内乱,杜绝外戚干预朝政,制定了一整严格、绵密的祖制和家法,成为不可僭越、严格限制皇亲国戚的“权力牢笼”。</p>

显赫的向氏家族源自“向敏中仕途上一帆风顺,曾两度为相”,可是与皇室联姻(向介姬嫁给神宗),这使向氏家族成为名副其实的外戚之家。</p>

要知道有宋一代,社会舆论对外戚参政一直极为敏感。</p>

神宗时王安石变法,由于急于求成、用人不当,加之天灾影响,导致民怨骤起。面对一片批评之声和人心惶惶的东京臣民,作为外戚显赫代表人物的向经(向太后之父)首当其冲,尽管再谨言慎行,最终也未能避免生离死别的悲剧。</p>

王安石以实例遣责外戚种种“胡作非为”,引发众官民普遍不满。“如后族,即向经自来影占行人,因催行免行新法,遂依条收入。经尝以煤理会,不见听从。又曹佾买人木植不还钱。陛下试观此两事,即后族何缘不结造语言?”(《续资治通鉴长编》王安石言论)</p>

神宗不敢对仁宗曹皇后的弟弟,当时的曹家家主曹佾(民间传说中八仙之一“曹国舅”的原型)加以责斥,但是对自己的岳父则完全可以发难,以表明自己将守祖宗家法,不允许外戚介入朝政的决心。</p>

为平息众怒、权力制衡,神宗只好拿老丈人开刀。熙宁七年秋天,向经被贬“出知青州”。其原因在于回避王安石所批评的外戚干预朝政,无论岳父向经是否参与都已经没有关系,重要的在于神宗找到一个既可“修人事”又不至于引起朝野“人情咨怨”的最佳处理方式。</p>

向经仕途遭遇如此重大打击,不久便在窝火和遗憾中离世。</p>

向经一死,向家就不可避免的衰败了,可是向太后也没有办法啊,满朝文武对外戚盯得太紧了。</p>

宋哲宗将卜后及诸王纳妇,向太后令娘家向氏族中不要以女参选。族党有欲援例以恩换合职,及为选人求京秩者,且言有特旨,向太后曰:“吾族未省用此例,何庸以私情挠公法。”一不与。</p>

看着向家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向太后心里也不是滋味,但是没办法,宋哲宗不是自己亲生的,对自己只有表面的客气,一旦有人对向家参上一本,宋哲宗说不定会像自己那个已经死去的狠心的丈夫一样,拿向家开刀。</p>

向家衰落了,向太后的两个兄弟可不知道向太后的一番苦心,三天两天来哭诉,向家活不下去了,这么多的族人要养活,已经开始变卖祖产了,自己对不起列祖列宗啊。。。</p>

父亲向经的死,永远是向太后心中的一根刺,始终认为父亲向经之所以客死他乡,是因为自己嫁入宫中的缘故,对向家充满了愧疚,两个不省心的兄弟的哭诉,也让向太后心烦气躁,暗下决心,一旦有机会,自己一定要让向家重现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