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金刚护体的向家(2 / 2)

宋吹 花花和尚老道 0 字 9个月前

向太后宫斗多年,深知人心,只有失去了才会知道珍惜!从自己只是稍微表露了一下要干预朝政的意思,赵佶这个傻小子就没有丝毫犹豫地同意了,就能看得出来,赵佶还没有品尝到权力的味道!</p>

那么向太后一干预朝政,赵佶这个新上位的皇帝就等于戴上了一道紧箍咒,在品尝到权力的味道的同时,又感到了制约,才会更珍惜身后的这张龙椅,对自己当初力排众议推其上位更加感恩戴德。</p>

向太后的分寸把握的很好,六个月,也就是半年的时间,就还政于赵佶。</p>

这六个月的时间是向太后精心算计过的,不多不少刚刚好,六个月的时间既不至于引起皇帝对自己的反感,又能在这六个月的时间里,借着教导皇帝处理国家大事的同时,与皇帝朝夕相处,培养感情!</p>

向太后知道,利益是一方面,感情又是一方面,要想为向家谋一个未来,与新皇帝的感情不可少,只有利益夹杂着感情,等自己去了之后,皇帝还会念着向家的好!</p>

年少的赵佶与向太后相处融洽,更是将向太后视为生母,对向家兄弟更是以舅待之!</p>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正月,向太后临终之前拉着宋徽宗赵佶的手,说自己唯一放心不下的向家,宋徽宗赵佶会意,亲口向向太后保证只要自己和自己的子孙在位一天,向家恩宠不断,向太后这才咽下了一口气。</p>

宋徽宗赵佶是真心实意地感激向太后,数次加封向太后的兄弟向宗良、向宗回,皆位开府仪同三司,封郡王。而自向敏中以上三世,亦追列王爵,这是非常大的殊荣。</p>

《清明上河图》大家都知道吧,欣然为这幅旷世佳作“题名”的正是宋徽宗赵佶,但是爱画如命的宋徽宗赵佶并不是《清明上河图》的收藏者,而是将其与一批珍宝一同赐予了向宗回,也就是向太后的弟弟!</p>

《宋史》记载,向家喜欢字画收藏、著有《向氏评论图画记》。</p>

南宋词人周密称:向家“三代好古,多收法书、名画、古物……故尤物多归之”。宋徽宗又因追念向太后,“数加恩两舅”,故此把名画赠给了向家。爱好名画的向宗回也就把这幅画定为“神品”,记入《向氏评论图画记》。</p>

向家在向太后在世的时候,要注意风评,要顾及向太后的脸面,做事还是十分收敛的,但是向太后一死,向家就犹如金刚护体,百毒不侵了,于是开始了不择手段!</p>

向太后身前,向家因为外戚的身份被针对,过得是很凄惨,当然了,这里的凄惨是相对于将门而言,向家再凄惨也是宰相之后,比起一般的百姓不知道好上了多少。</p>

向家两兄弟有事没事就跑到皇宫向姐姐向太后哭诉,活不下去了,祖产都卖了,我们是向家的罪人啊。。。</p>

向太后这人啊,因为自己嫁入宫中导致家族被针对,从而衰败,一直是很内疚的,但同时因为出身书香门第,对名誉也是很看重的,所以在向太后活着的时候,向家一直是被向太后压着的,宋徽宗赵佶上位之后,向家有了一定的好转,但也不敢太过放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