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疯狂的香水十(2 / 2)

宋吹 花花和尚老道 0 字 10个月前

这个时候,神宗皇帝已经决定对苏轼从轻处理,只是缺少一个台阶。</p>

皇帝也是要面子的,之前乌台诗案搞得这么大,牵连了这么多的人,连将门王家的家主王诜都牵连进去了,若是没有一个台阶,皇帝的面子往哪里放啊?帝王的尊严还怎么维护啊?</p>

皇帝的心意又如何瞒得过宫里的那些人,况且神宗皇帝根本就不想隐瞒自己的心意。</p>

要说宫里的关系,自然非将门莫属了,而将门正是旧党的主力!很快,消息便传到了苏府!</p>

趁热打铁的道理,百姓都知道,又何况是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的苏府。</p>

苏府决定赶紧为皇帝送上一个台阶,而此时前来认父的梁师成便成了苏府送上的台阶!</p>

在古代,施行的是“株连制”,所谓“株连制”,简单来说就是,一人犯罪,全家遭殃(受株连)。一些年纪尚小的族人,往往就会被净身入宫,做了太监。</p>

苏府的台阶便是将前来认亲的梁师成送到宫里净身来表示苏家已经认识到错误了!</p>

于是,年幼的梁师成便稀里糊涂地就这么进宫做了太监!</p>

皇帝得到了台阶,苏轼知道自己的错误了,亲生儿子都送进宫来表忠心了,为了显示皇帝的宽宏大量,那么自然也要从轻处理了。</p>

十二月二十九日,神宗就自禁中特遣冯宗道赴御史台覆按本案,归报后,即行定谳。所为处分是:</p>

一、苏轼责授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令御史台差人转押前去。</p>

二、绛州团练使、驸马都尉王诜,追两官,勒停(勒令停职)。</p>

……</p>

在梁师成进宫后,心怀愧疚的苏家通过将门的关系,在宫里大肆宣扬梁师成的孝义,这本来就是书香门第的拿手好戏,于是梁师成在宫里成了孝义的象征!</p>

要知道在古代,百善孝为先,在古人心目中,一个孝顺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梁师成也因此在宫里脱颖而出,最后被向老太后看中。</p>

向老太后本来就是书香门第出身,对着梁师成有着天然的好感,况且梁师成进宫救父与那卖身葬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更是为宫里津津乐道,乃是孝义的象征,日后托付梁师成照顾自己那两个不成器的兄弟也放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