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一条小财路十二(2 / 2)

宋吹 花花和尚老道 0 字 10个月前

一本孤本最高居然卖到了十八万贯,这个消息犹如一阵风传遍了整个京城,进而整个天下,孤本的整体行情一下子就被拉高了,各大权贵也是非常满意,这天下九成的孤本都在我们手上啊,这就等于我们的资产一下子暴增了许多,等到哪天急需用钱的时候,随便放个两本孤本出来,这钱不是来了嘛!</p>

以前大家都以读书人为荣,附庸风雅的人很多,就算不是读书人,也会学着文人戴上一顶东坡巾,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了。</p>

宋代文人平时喜爱戴造型高而方正的巾帽,身穿宽博的衣衫,以为高雅。宋人称为“高装巾子”,并且常以著名的文人名字命名,如“东坡巾”,“程子巾”、“山谷巾”等;也有以含义命名的,如逍遥巾、高士巾等。《米芾画史》曾说到文士先用紫罗作无顶的头巾,叫作额子,后来中了举人的,用紫纱罗作长顶头巾,以区别于庶人。</p>

因为现在读书人突然流行起了翻书打脸,胸无点墨之辈上街就被当众打脸,本来冒充读书人就是为了那点虚荣心,现在好了,直接成了大型打假现场,只要是有点脑子的都不会这么干了,现在在大街上还有一身文人打扮的,那绝对是真才实学,不惧挑战的那种。</p>

真正的读书人也是怨声载道,现在学问差点都不敢上街了,就算是不得已要上街,也不敢再穿读书人的专属服装了,谁也不想被人翻书打脸啊,成为他人的踏脚石啊!</p>

可是不穿读书人的专属服装也没用啊,乡里乡亲的谁不知道自己是个读书人啊,这样只会让人知道自己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啊,比被人打脸也好不到哪里去啊。</p>

还有就是躲在家里不出门也不行啊,新科状元不就是躲在客栈不出门,但架不住人家会找上门啊。</p>

一时间读书人是人人自危,唯一的解决之法便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使人不敢轻易挑衅!</p>

而权贵们也在持续的默默推动,就好比后世的房价只能涨不能跌一样,孤本的价值只要稍有回落,权贵们便会感觉自己的资产缩水了,那么拱把火推动一下吧,找几个托来一下吧,顺便再安排个头牌小姐姐惊喜大礼包,调动一下积极性吧!</p>

在这种氛围之下,一些原本就无心读书却因为各种原因还在坚持的读书人便退却了,这些人之所以读书,本来就是为了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可是如今三天两头地成为了垫脚石,还要被人嘲笑,那还读什么书啊,趁早找个营生,不浪费钱财了。汪青便是个典型的例子,不读书了接手家族产业了。</p>

汪青是汪百万的独苗,说实话,其实并不是读书的料,以汪家的财力请遍了名师,至今还没考取功名,只是汪家有钱啊,这次不行是我儿运气太差,那次不行是天公不作美打雷影响了我儿的发挥,下次,下次我儿一定能行!汪百万安慰儿子的理由简直可以和后世的特能输有得一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