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掠夺东南八(2 / 2)

宋吹 花花和尚老道 0 字 9个月前

童贯说的第二件事就是要为高俅谋个差事。</p>

王诜明白了,这个高俅就是皇帝心属的平叛之人。</p>

掠夺东南的计划涉及到叛乱和平叛,其中平叛更是重中之重,皇帝绝对要找一个自己最信得过之人来统帅平叛大军,当今官家最信任的是谁?绝对非高俅莫属啊!</p>

可是高俅一个破落户出身,又哪里懂得行军打仗啊,幸好掠夺东南的计划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完成的,现在培养高俅还来得及!</p>

王诜自以为已经想通了一切,官家这分明就是利益交换,你们得安排高俅到军中去做事,让高俅熟知军务,就算不能亲自上阵,也至少要了解军中的运作。</p>

对于这样的安排,王诜是很欢迎的。</p>

先不说自从知道了掠夺东南的计划后,权贵们就都在等着这场饕餮盛宴了。</p>

就说高俅这人和王家还是有段香火情的。</p>

王诜清楚的知道,上桌分利益的时候,平叛主帅的分量有多重了,只要其在平叛的时候稍微关照一点,那到手的利益可是有着天壤之别的,若非大家都知道这个主帅的人选不是自己能争取的,说不定早就打起来了。</p>

如今官家那里已经表明了高俅就是平叛主帅,至少也是目前官家心目中最信任的人选,那么做个顺水人情又如何?</p>

说这是个顺水人情,那还真不参一点水分,有这么一个差事就在之前出现了空缺,而能担任这件差事的除了皇帝没人私自敢安排。</p>

第二天,王诜便安排人在朝堂之上,指出前皇城使因功升迁出任地方,至今已空缺了一月有余,还请官家特旨授予。</p>

皇城司,顾名思义,“掌宫城出入之禁令”,说白了就是个看大门的机构。</p>

可是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个看大门的,各大家族的门子那可都是家族绝对的心腹,皇城司为皇帝看大门,那就更不得了了。</p>

皇城司前身系武德司。武德司起于五代,其名称出现可上溯至五代后唐:“武德使史彦琼者,以伶官得幸,帝待之以腹心之任,都府之中,威福自我,正言以下,皆胁肩低首,曲事不暇…“;至后汉隐帝诛杀权臣,“乾佑末,隐帝用武德使李业等谋,诛大臣杨弅等…“武德使为皇帝爪牙,权柄甚重,牵制“宿卫诸将“和枢密院。</p>

武德司那可是效仿仿照魏晋时期的校事、唐代的不良人,建立的特务监察机构,为帝王“耳目之司”。其长官武德使,向来由皇帝亲信担任,在协助皇帝清剿权臣、控制朝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p>

武德司每至一地,无不引起当地官民的反感和恐惧。加之杯酒释兵权之后武将势力逐渐衰落,武德司一时失去了主要的监察对象。正巧太平兴国五年(980),武德司又卷入了一桩走私竹木的丑闻。如此种种,当时的皇帝、宋太宗赵光义产生了取缔武德司的想法。太平兴国六年(981),武德司被并入看守宫门的“皇城司”。</p>

与其说是武德司并入皇城司,还不如说是因为名声臭了,换个马甲继续干,就连当时的武德司长官刘知信,也只是原地改了个名头,变成了“皇城使”。</p>